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臺灣學者舉辦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 呼籲海外華人協助全球化建設

2024-10-29 23:51    作者:陳偉之      VIEW:




臺灣玄奘大學榮譽教授 陳偉之

 

  一群愛好研究海外華人的台灣學者,十月26日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這群台灣學者是「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的成員,該會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張存武等人於36年前發起成立。

  當時正值中國大陸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之際,海外華人對於中國大陸政經發展的協助,開始受到高度重視。台商對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協助,也受到中共當局的歡迎。

  然而,台灣是否屬於「海外華人」地區,受到質疑。台海兩岸原屬中國,是為同一個國家的領域,迨無疑義;但是列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何以經濟發展遠遠超越大陸,一直是熱門的學術議題。

  如今台灣學者關切的海外華人議題有哪些? 又有著甚麼樣的變化呢?

  今日台商在大陸的投資有趨緩現象,許多台商還跟著大陸企業轉向東南亞、南亞各國遷廠生產,象徵台海兩岸商貿都面臨產業升級後的挑戰;但是有學者稱,大陸仍然是台灣商品的主要市場,必須共謀出路。

  香港、澳門曾是英國、葡萄牙的殖民地,當地居民曾被視為「海外華人」,現在已經回歸中國多年;香港一位學者指出,過去的香港、澳門已經不復存在,當地居民不再是海外華人。

  他說,香港、澳門居民要面對的是回歸中國後的發展,不能老是以懷舊的心情,對比過去殖民時期如何如何爭取民主自由,從而要求中國政府今後應該如何如何作為?

  新加坡是海外華人研究的重鎮之一,因為新加坡是以華人為主建立的島國,到明年獨立建國才滿六十年。新加坡共和國未來還會存在嗎? 有學者分析,因為新加坡有太多「海外華人」,他們的華人屬性很難自外於中國?

  表面上看,新加坡多元種族與文化的調和,相當順利;深入研究即可發現相關對立問題依然複雜;且看今日以英國後裔為主建立的其他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種族問題仍然存在;從這個視角觀察,新加坡的海外華人研究顯得有趣。

  馬來西亞華人的問題,也是台灣學者相當有興趣的研究對象,兩地學者經常互訪並參加對方舉辦的海外華人研究學術研討會。特別是,馬來西亞不但有完善的華文教育體系,還有華人政黨積極參政,都構成研究的主題。
 



華僑救國聯合總會 童惠珍理事長(左)、臺灣玄奘大學榮譽教授 陳偉之(右) 

  今年二月初任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理事長童惠珍,應邀參加研討會開幕致詞時表示,自2018年出任立法院僑選委員後,更能體會海外華人對於國家建設的重要性;她稱願與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合作,提升海外華人學術研究成果,協助政府擬訂僑務政策。

  華僑救國聯合總會是於1952年在台灣成立的民間組織,目的在號召全球愛國華僑支持中華民國的各項建設,如今台海兩岸關係丕變,該會應如何協調海外華人共同為祖國效力,或可借助學者的研究建議使力。

  2024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總共安排了兩個專題演講,及五個場次的學術發表會,除了台灣學者參與之外,還邀請了新加坡、韓國、香港的學者,共襄盛舉。

  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現任理事長劉名峰,在今年學術研討會中還特別安排了一場關於「海外客家人」的研究,例如「海外客語教學初探:以美洲客家會、非洲、紐西蘭為例」的論文,引起與會人士熱烈討論。

  其實,參與海外華人研究的議題越來越廣,而參與研究的學者也越來越多,中國大陸許多大學設立了華僑學院投入研究;華中師範大學李其榮教授曾多次來台灣參加「海外華人」學術研討會,期盼兩岸學者齊力做出貢獻。

  此外,以亞洲及世界作為範圍研究「海外華人」的學者,都組織了相關學會,並定期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各國學者發表研究海外華人的學術成果;其中有華人、也有許多外國人士。

  總之,國際局勢激烈變化之下,世界各地華人必然成為重要資源,需要有人鼓勵發揮縱橫力量,為全球化下的地球村做出貢獻,台灣學者身處特殊地區,相關研究成果自將令人期待。

 

作者:臺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榮譽教授 陳偉之

欄目主持:李威侃博士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