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玄奘大學榮譽教授 陳偉之
美國大富豪也是先進航空科技SPACE X公司總裁的馬斯克,最近重申中國的經濟體量將會超越美國二、三倍。他在讚美中國人聰明、勤奮之餘,感嘆「美國還有甚麼?」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吱吱嗚嗚的指出,今年六月參加中國珠海航空展,看到解放軍數千架無人機隊飛舞、兩百多輛先進戰車在海上馳騁,他認為美軍無法面對挑戰。
其實,中國經濟體量超越美國二、三倍,是合理的推測;因為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有餘,只要每個中國人的生產力等同於美國人,中國的經濟體量理當是美國的數倍。
換言之,眼前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世人應該給予鼓勵。特別是,過去十幾年來中共當局致力於「脫貧」工程,大幅度提高了偏鄉人民的生活水平,成就值得高度肯定。
近代以來,清朝受盡了歐洲列強欺凌、割地賠款;日本軍閥曾經揚言三個月內征服「支那」,言猶在耳;自幼接受中華民國教育的作者,始終希望有朝一日必能夠雪洗國恥。中國解放軍今日竟能震懾美軍,真有些不可思議?
特別是,當習近平以中國國家主席身分,召集非洲五十三個國家領袖,在北京共聚一堂,討論中非經濟合作議題;或是日前才往祕魯為中國的錢凱國際港口揭幕,南美在APEC會議獲得南美各國簇擁;怎不令人興歎?
然而,每當看到這類新聞,作者身為台灣人,卻不敢表露歡喜之情,因為周遭可能存在不少「逢中必反」的朋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對立或爭吵,只好選擇封口。
因為畢竟台海兩岸仍是處在敵對狀態;中國軍機、軍艦盤桓台灣領域,一旦發生戰爭,作者十分惶恐將會對中國崛起造成哪些難以挽回的傷害?
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在九十大壽之際,或許覺得來日無多,特地召集江澤民、李鵬等國家領導團隊,語重心長地告知,美國是西方列強唯一善待中國的友邦,美國的民主憲政則是美國富強的根本原因,必須好好學習。
鄧小平當時指稱:「我們的國家領導人目前還是由少數人推舉出來的,你們及你們的下一代,可能必須面對民主的要求…共產黨的名稱未必適合,可能改成人民黨會好一些…。」
如今美國面臨中國崛起,恐怕失去全球霸權地位,有人悔恨若不是當年柯林頓總統在任內,引領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怎麼可能發展起來?
相對於鄧小平鼓勵學習美國成功範例的言論,今日美國政客試圖以關稅制裁等等手段,打壓中國經濟成長,是否顯得太過諷刺呢? 他們能否對於當年鄧小平的遺囑,做些深入思考呢?
馬斯克認為中國經濟體量勢必超越美國,其實早就提出。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他極力支持川普競選,川普勝出後,馬斯克成為川普組閣的紅人。美國上將湯普申藉機在一次座談會上,突然問他美國要如何才能戰勝中國?
馬斯克猶豫了一下,似乎不認為美國一定要與中國開戰;反之,一昧「反中抗中」的思維有必要重新思考。接著他說,美國必須加強科技研究與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美國人必須勤奮工作。
作者曾經撰文指出,俄烏戰爭是上千年來西歐國家不信任俄羅斯造成的;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同盟,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付蘇聯的軍事組織,今日俄烏戰爭再起,只恐怕還會引來第三次世界大戰!
對於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會否導致歐洲各國聯合中國、箝制俄羅斯,或是川普有否可能採取「聯中制俄」措施? 作者都以歷史背景分析絕無可能;就當前國際情勢看來,俄羅斯加強與中國合作、反制歐美壓迫仍是主要格局!
但是中國的發展空間還要更大,僅就印尼與中國近來合作興建的雅萬高鐵為例,一旦帶動印尼經濟發展,可能激起東南亞各國紛紛效尤,那時將大幅提升兩地的經貿發展,這是當前歐美各國都欠缺的發展機會。
中國人的前途是甚麼? 兩岸領導人能夠理性思考、討論嗎? 馬斯克說「台灣必然是中國的」,作者聽後十分惶恐:不知那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欄目主持:李威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