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列表

推荐台8選手入圍榕台職工導遊講解員競賽 1

▲台灣新生報董事長兼社長劉長裕特別錄製祝福視頻。...[详情]

渤海灣首個千億立方米大氣田平台主體結構建造完成

日前,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製造基地,渤中196凝析氣田一期開發項目井口平台主體結構完成封頂,標...[詳情]

最高人民法院公佈最新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賠償金標準

本報訊 (記者 王麗麗)國家統計局2023年5月9日公佈,2022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詳情]

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投運

本報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王昊男)記者今天從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瞭解到,該中心已於近日正式...[詳情]

天津天后宮舉辦媽祖誕辰1063周年皇會展演活動

5 月 11 日,為紀念媽祖誕辰 1063 周年,天津天后宮舉行天后出巡散福暨天津皇會展演活動。 在今天的...[詳情]

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福建博物院舉行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楊湛菲、施雨岑)國家文物局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518國際博物...[詳情]

探索宇宙線起源之謎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通過國家驗收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張泉)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詳情]

60分鐘旋轉71度!武漢繞城高速萬噸橋梁「華麗轉身」

60分鐘旋轉71度!武漢繞城高速萬噸橋梁實現「華麗轉身」。湖北交投集團供圖 「71,轉體到位!」5月...[詳情]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王逸濤、王慧)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入軌後...[詳情]

閃耀央視「星光大道」!洪金雕木偶非遺表演~愛了愛了!

今年年初,深圳市木偶藝術劇院的提線木偶表演經人推薦,出現在了「星光大道」的演出徵集節目單之...[詳情]

瓣香展世遺,共敘兩岸情

5月9日,「瓣香展世遺,共敘兩岸情」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東嶺護海宮隆重拉開序幕。來自海峽兩岸的...[詳情]

華航宣布 8 架 787-9 轉為確認訂單 2026 年起交機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中華航空今 (10) 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以自購方式,將 8 架波音 787-9 客...[詳情]

基隆最「溫柔」 台22縣市政府小內閣女性比例發布

左起:台灣大學教授 彭錦鵬、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 仉桂美 、 台灣競爭力論壇 學會 執行長謝明輝、中...[詳情]

薄如原子的人工神經元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劉霞)來自英國牛津大學、IBM歐洲研究所和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一個科研...[詳情]

單分子芯片製備實驗技術問世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郭雪峰教授課題組研發出成熟的單分子芯片製備實驗技術,主要揭示了石...[詳情]

科學家造出史上最小發光二極體

科技日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張夢然)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與技術聯盟的科學家開發了世界上最小...[詳情]

4.62億年前海洋生物群發現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組保存極為良好的中奧...[詳情]

中央越來越重視現代化產業體系,有何深意?

中新網北京5月8日電(記者 李金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 5月5日召開的二...[詳情]

中國 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1%

本報北京5月8日電 (記者劉詩瑤)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詳情]

书法家郭智勇与西北大学知名教授“温友言”恩师的师生缘

按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排列,我理应称于右任先生为师爷,因为我几十年(约为八十年代中期至今)...[詳情]

优秀艺术家王慧清艺术作品赏析

王慧清,作家,编剧,学者,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詳情]

嫦娥五號月壤中發現天然玻璃纖維

月球上也有玻璃!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悉,通過對嫦娥五號月壤樣品開展系統的物質...[詳情]

中國科大科研團隊揭示太陽爆發重構過程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日地空間物理研究團隊在太陽爆發活動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發現太陽爆髮...[詳情]

上海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發布8000多個高層次緊缺崗位

為大力引進和會聚一批高質量青年科研人才和高層次緊缺人才,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詳情]

助力通用人工智慧 中科院自動化所打造「紫東太初」全模態大模型

中新網北京5月6日電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所)6日發布消息說,該所以其多模態大...[詳情]

中國科研團隊發布量子芯片測量「切換開關」

中新社合肥5月6日電 記者6日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詳情]

工信部批復5G地空通信試驗頻率

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日依申請批復中國移動使用其4.9GHz部分5G頻率資源在國內有...[詳情]

至3月底 中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首超50%

本報北京5月7日電 (記者丁怡婷)內蒙古鄂爾多斯,全球最大規模「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正...[詳情]

「祝融號」發現火星低緯度地區存在液態水

科技日報北京5月4日電 (記者陸成寬)「祝融號」火星車著陸區存在液態水嗎?答案是肯定的。國際學...[詳情]

日本強推核汙染水排海計畫違背國際法

日本政府強稱其核汙染水排海計畫很安全,完全無法讓人信服。日方執意將核汙染水排海,是對國際法...[詳情]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本報福州5月5日電 (記者劉曉宇)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福清核電5、...[詳情]

世衛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新華社日內瓦5月5日電 (記者王其冰、陳斌傑、郭爽)世界衛生組織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詳情]

中科院聲學所團隊不斷探索發展橫波遠探測成像測井技術 給大地「做B超」,用聲波找油氣

2011年至2021年,中國用10年時間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其間累計發現17個億噸級大油田和21個千億立方...[詳情]

中國—中東歐經貿合作取得積極進展(權威發布) 雙向投資規模已接近兩百億美元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於5月16日20日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5日,國新辦舉...[詳情]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吞噬行星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恆星進入老年階段後會膨脹為紅巨星,吞噬掉其「擴張」之路上遇到的任何物質,...[詳情]

中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通車

科技日報訊 (記者矯陽)5月1日,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詳情]

未來已來!多國專家談人工智慧與人類勞動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未來已來,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這句名言,似乎正在變成現實。「五一」國際勞...[詳情]

衛星互聯網:讓全球處處有信號

有了衛星互聯網,就意味著天上成百上千顆衛星,能時刻與地球上的手機、輪船、飛機、汽車等交換資...[詳情]

芯片上「長」出原子級薄晶體管

科技日報北京5月3日電 (記者張佳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個跨學科團隊開發出一種低溫生長工藝,可...[詳情]

4.6億年前「迷你生物世界」見證海洋動物演變

科技日報南京5月3日電 (記者張曄)4.6億年前的「海綿寶寶」什麼樣?牠們的發現對動物演化研究有哪...[詳情]

吞服「小膠囊」 篩查食管癌

如今,膠囊胃鏡已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熟知的檢查手段。然而,使用膠囊這樣的手段進行食...[詳情]

在海南不出國也能留學?這個規定明確

日前,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境外高等教育機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辦學暫行規定》(以下...[詳情]

中國開鑽亞洲最深油氣井 設計井深9472米

本報北京5月2日電 (記者冉永平、丁怡婷)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5月1日,位於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詳情]

「復興號」將駛上青藏鐵路 「神奇天路」提質升級再創奇蹟

本報拉薩5月2日電(記者詹媛、尕瑪多吉)青藏鐵路又傳喜訊「復興號」動車組將首次駛上青藏鐵路!...[詳情]

「五一」假期 中國旅遊收入達1480.56億元

本報北京5月3日電 (記者王珂、鄭海鷗)今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遊行業復蘇勢頭強勁,全國假日...[詳情]

電音雙波 讓媽咪擁有少女般顏值

▲仙妻代表演員林智妍、吳娜拉、金成玲。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最近討論度持續發燒的<黑暗...[詳情]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关爱活动在莫斯科隆重举办

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暨莫斯科华星艺术团 隆重举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关爱活动 2023年4月28日晚,铭...[詳情]

專家漫談丨周海中:學術界的多棲人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成為許多仁人志士奮勇拚搏的金玉良言。周海中先生是一...[詳情]

专家漫谈丨周海中:学术界的多栖人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许多仁人志士奋勇拼搏的金玉良言。周海中先生是一位潜...[詳情]

兩岸攜手,互學互鑒,暢想未來

4月25日晚7时,以“两岸携手,互学互鉴,畅想未来”为主题的第200期论坛特别篇“雷励锋行”暨首期...[詳情]

辭沙祭祀大典 深圳赤灣天后宮皇家祭祀儀典獨特魅力

【記者王輝丹/深圳報導】廿九日,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館隆重舉行「辭沙」祭祀大典。活動遵循古制,...[詳情]

中國主要核電堆型設備國產化率超90%

科技日報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陳瑜)中國核能行業協會4月26日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詳情]

天文學家首次為M87黑洞拍攝「全景」照片

M87黑洞「全景」照片。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供圖 本報北京4月26日電(記者齊芳)2017年,人類為黑洞M87拍...[詳情]

好奇心是人類探索未知的原動力

好奇心(英文curiosity)是動物(尤其人類)處於對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屬性空白時,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屬...[詳情]

好奇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

好奇心(英文curiosity)是动物(尤其人类)处于对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属性空白时,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属...[詳情]

中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

新華社成都4月25日電(記者王立彬)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25日說,經過十年不懈努力,中國全面實現...[詳情]

月球建站、行星探測、撞擊小行星、飛抵日球層…… 中國深空探測在規畫這些大事

建設月球科研站,探測行星、彗星,防禦小行星,探索太陽系邊際在4月25日舉行的2023年「中國航天日...[詳情]

北京中軸線—— 連通歷史與未來的「文化之脊」

圖片來源:北京中軸線世界遺產申報文本 從2012年被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名單算起,北京中軸...[詳情]

第十四屆湖北(潛江)龍蝦節暨第七屆蝦—稻產業博覽會將舉辦

人民網潛江4月26日電 (張雋)4月26日,湖北省潛江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龍蝦產業發...[詳情]

3D打印製成迄今最具彈性新合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攜手,開發出一種3D打印工藝,製造出了迄今最具彈性的...[詳情]

移動疫苗印表機問世

為所有需要疫苗的人接種並非易事。許多疫苗需要冷藏,因此很難將牠們運送到缺乏基礎設施的偏遠地...[詳情]

景臺共慶「三月三」 少數民族融合盛會 共促鄉村共富

圖說:畬鄉「三月三」開幕。 【記者莊翱宇/景寧報導】4月21日至22日,臺中市和平區少數民族參訪團...[詳情]

國家航天局:中國向俄羅斯、法國贈送月球樣品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趙竹青、王震)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4月24日,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詳情]

AI生成超越自然界的新蛋白質

美國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慧(AI)來設計超越自然界的新蛋白質。他們開發的機器學習算法,可生成具...[詳情]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發布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趙竹青、王震)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4月24日,在2023年「中國航天日」...[詳情]

一季度中國旅遊產品和景點門票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15.8%

據新華社北京電(記者謝希瑤)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線上銷售的旅遊產品和景點門票、線...[詳情]

揭秘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億投資」賬本

春和景明,萬物勃發。 天安門嚮東20餘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個個重大項目加速推進,眾多標誌性...[詳情]

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開幕

新華社杭州4月24日電 (記者鄭明達、屈凌燕)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4月24日在浙江杭州開幕。中...[詳情]

國際證照提升視障就業力 視障調香師「以香氛說愛」母親節獻禮

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於2023年母親節前夕推出PAVI Fragrance視障調香淡香氛禮盒,母親節最有愛的香氛禮...[詳情]

「 博拿大佛塔 世界文化遺產 」和「 藍毗尼佛陀誕生地的菩提樹園 」在台灣,這兩件事是「 國際大事 」

In Taiwan, both the Boudhanath Stupa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the Lumbini Bodhi Tree Park, the birthplace of the Buddha are internat...[詳情]

全面構建中醫藥文化弘揚體系 全力推動中醫藥深入百姓生活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劉映)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傳承發展的重要根基。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同中...[詳情]

漢字: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紐帶

世界各地的早期文字大多有表意特徵。漢字作為至今唯一使用的古老表意文字體系,具有以下鮮明的特...[詳情]

8部門發文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王聿昊、張辛欣)記者23日從工業和資訊化部瞭解到,工業和資訊化部、中...[詳情]

景臺共慶三月三 兩岸融合心連心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畬鄉「三月三」盛宴開啟。廿二日臺灣、景寧兩地系列交流活動在景寧熱鬧...[詳情]

請珍惜張亞中與徐巧芯給國民黨上了一課!

國民黨中央應該從新去理解、正視、日前張亞中的孤軍奮戰、徐巧芯的勇戰老將 ⋯⋯ 顯現的成 果,證...[詳情]

展示中文語言魅力,增進文明交流互鑒

中文(英文Chinese),字面意思是中國文字(特指漢字),廣泛意思是中國語言文字(包括少數民族語...[詳情]

展示中文语言魅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中文(英文Chinese),字面意思是中国文字(特指汉字),广泛意思是中国语言文字(包括少数民族语...[詳情]

畬鄉三月三盛宴 開啟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二○二三中國畬鄉「三月三」開幕式暨浙江廣電「百名記者主持人走基層」...[詳情]

癸卯年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在臺灣桃園舉行

新華社臺北4月22日電(記者章利新、尚昊)「三月三,拜軒轅。」癸卯年恭拜軒轅黃帝大典4月22日(農...[詳情]

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開幕 李書磊宣布開幕

新華社武漢4月22日電 4月22日,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在湖北省武漢市開幕。中共中央政...[詳情]

科研人員在新疆發現中國已知最古老的淡水節肢動物

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1日消息,該所聯閤中外科研人員對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志...[詳情]

中國擬立法規定:對青藏高原重要雪山冰川實施封禁保護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21日舉行記者會,發言人臧鐵偉介紹說,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草案三審稿擬規定...[詳情]

京港澳高速漢江特大橋升級改造完成

4月21日17時京港澳高速漢江橋恢復貨車通行。湖北交投集團供圖 人民網武漢4月22日電 21日17時,隨著卡...[詳情]

兩岸同胞同游共慶民族體育盛典

22日下午時分,在景寧縣街邊,台中市和平區少數民族文化參訪團、上海台協參訪團約五十餘人參與此...[詳情]

專家略談:人工智慧技術與我國農業生產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當前和未來科技領域中的一項關鍵技術。這一技術...[詳情]

专家略谈:人工智能技术与我国农业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科技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这一技术...[詳情]

2023中國畲鄉「三月三」開幕 2千人狂歡

開幕式現場 【記者莊翱宇/麗水報導】21日晚,2023中國畲鄉「三月三」開幕式暨浙江廣電「百名記者主...[詳情]

「雲上」游敦煌,「再造」藏經洞

西元1900年,一個意外之舉,敦煌藏經洞石破天驚:4世紀至11世紀的6萬餘件文物,在這間不到8平方米的...[詳情]

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星舟」火箭發射升空後爆炸

新華社洛杉磯4月20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舟」以及飛船集...[詳情]

規範服務行為 工信部將加強APP全鏈條治理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王聿昊、姚一銘)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20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工...[詳情]

俄羅斯兩名宇航員完成太空行走

新華社符拉迪沃斯托克4月19日電(記者陳暢)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19日說,國際空間站的兩名俄羅斯宇...[詳情]

一季度中國經濟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總體上看,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在4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詳情]

吃太空蔬菜、穿航天員「同款」……航天科技走入尋常百姓家

4月24日,我們將迎來第8個中國航天日。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取得飛速發展和進步,從「嫦娥」奔月...[詳情]

上海浦東以首創性改革助高質量發展

本報上海4月20日電 (記者劉士安、謝衛群)「沒想到開辦企業變得這麼便利!」新近成立的上海番與...[詳情]

航天領域首個大科學裝置「地面空間站」試運行

「目前,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開展聯合調試試運行工作。部分裝置已經在為...[詳情]

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中國二十一世紀重要醫學成就》

18日從中國醫學科學院獲悉,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侯雲德院士在日前舉行...[詳情]

國產大郵輪即將出塢 都有哪些「不一樣」?

「首制郵輪項目已經進入衝刺決戰階段!目前,郵輪項目整體進展已達91%,全面進入調試和內裝完工階...[詳情]

記者實地探訪河南安陽殷墟考古團隊文物發掘過程—— 一件文物的發掘之旅

圖①為安陽工作站供圖 圖②至圖⑤均為本報記者王者攝 圖⑥:殷墟遺址外景。 張洪斌攝 習近平總書...[詳情]

升級工藝、創新設計,雲南臨滄—— 碗窯村的陶藝「蝶變」

核心閱讀 雲南臨滄碗窯村有近300年的土陶燒制歷史,是「中國碗窯土陶文化之鄉」。近年來,當地開...[詳情]

【中美邮报】世界艺术日·中外艺术家书画作品展

(中美邮报讯)2019年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大会宣布设立世界艺术日(World Art Day),旨在促...[詳情]

掌握拉提三大關鍵 重拾媽媽亮麗外表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五月份的母親節即將來臨,還在煩惱要給媽媽怎樣的驚喜呢?此時的你,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