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杨建伟 > 正文

32.《道德经》原文、释义和微小说及悟道诗词

2025-03-09 14:56 作者:杨建伟   來源:杨建伟   閱覽:
原文: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釋義:圍繞第一章闡述。道就是真一正一之炁。氣化生萬物,萬物在未有之前,是沒有名字的。比如當今社會科學家發明的專利,就是從無中研發出來的,研發出來就要取一個商品名字,才能推廣使用,所以無名是萬物的母親。朴雖小,萬物出生之前均是樸實無華的,因無中生有,有就是第一,這個一就是真一正一。我們能守中抱一,用忘我無欲、無為而治的心性、意念去治理國家,天下各國都會尊重你,你的文武大臣更能臣服於你,因你的言行感化了他們,他們也能以你為榜樣教化國民,國民也能心悅誠服的服從國家的法律與規定。自己約束自己的心性、行為,社會才能處於和諧、吉祥之中。人們自願與天、地眾生和諧相生,天也會降甘露,滋養萬物。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以無為而治的思想治理國家,就是根據自己所管理國家的實際情況,順應自然規律、社會規律、時代潮流,發動文武大臣,廣泛收集國民的意見,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憲法制度。憲法制定完成以後,自己帶頭實施、以身作則、嚴於律己,萬民也會用法律約束自己,這樣的法制被萬民習慣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敢違反。這樣的話,人間正道就在天地人間之中,就像大海容納百川,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這就是無為而治。
32.無為而治:正道的傳奇

一、真一正一之啟示

在遠古的東方,有一個神秘的國度,名為璇璣國。這個國家的國王深受百姓愛戴,因為他秉持著一種獨特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國王深知,道即真一正一之炁,是宇宙間最本源的力量。他常常沉思于氣化生萬物的奧秘,並試圖將這種哲學應用到國家治理之中。

二、無名之母的啟示

一天,國王在王宮中漫步,看到花園中一朵未曾見過的奇花異草,它尚未被命名,卻散髮著迷人的芬芳。國王突然領悟,萬物在誕生之初都是樸實無華的,正如這朵無名的花草。他意識到,治理國家也應如此,應讓百姓保持本真,不被過多的慾望和繁雜所累。

三、守中抱一的決心

國王決定以身作則,推廣忘我無欲、無為而治的理念。他簡化了宮廷的繁文縟節,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讓大臣們將精力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文武大臣們被國王的言行所感化,紛紛效仿,國家逐漸步入和諧穩定的軌道。

四、甘露之賜

隨著國王無為而治的理念深入人心,璇璣國的百姓們也開始自願與天、地眾生和諧相生。天空仿佛感受到了這份和諧,降下了甘露,滋養著萬物。國家的農業、經濟都得到了顯著的提昇。

五、名分之制

然而,隨著國家的繁榮,一些問題也開始浮現。國王意識到,為了維持秩序,必須建立一套管理體制。於是,他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順應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制定了一套憲法制度,並任命了各級官員來執行。這套制度既有了名分,又有所制約,使得國家更加有序。

六、正道之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璇璣國的法制逐漸完善,並深入人心。百姓們自覺遵守法律,國家安定和諧。國王的無為而治理念在璇璣國得到了完美的實踐,就像大海容納百川一樣,萬物自然賓服。國王的智慧和品德也傳遍了周邊國家,成為了一個傳奇。

七、傳奇的延續

多年後,國王老去,但他的無為而治理念卻在璇璣國代代相傳。新的國王繼承了先輩的智慧,繼續秉持這一理念治理國家。璇璣國成為了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百姓們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而無為而治的傳奇,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了下來。
32.道之朴韻

道常無名隱深玄,樸質天然古意傳。

侯王悟透其中理,萬物相隨共纏綿。

天地和合甘露洒,民心歡慶五穀鮮。

始知有名應知止,江海川穀韻如弦。

紛擾塵世多變幻,守道方能心自安。

浮名淡利皆如霧,止水心境是真言。

自然法則天地廣,德行積厚福綿綿。

長歌一曲道朴韻,願君心靜如水潺。

道之深邃難言盡,樸質之中見真賢。

世事繁華如夢幻,唯有道德是根源。

清心寡慾守真意,江海川穀共流轉。

人生漫漫何所求,道朴相伴心自寬。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