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杨建伟 > 正文

43.《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2025-03-13 14:08 作者:杨建伟   來源:杨建伟   閱覽: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

天下希及之。
釋義: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夠駕馭、穿透天下最堅硬的東西,就像無形的力量能滲透到沒有間隙的地方一樣。我因此領悟到「無為」的益處。「無為」並非真正的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不強行干預,讓事物按照其內在的規律自行發展。這種「不言之教」,即不通過言語教導而是通過實際行動和示範來影響他人,以及「無為之益」,即無為而帶來的好處,是天下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和達到的境界。這句話強調了順應自然、不強求的重要性,以及通過無為而達到的高深境界。
43.無為之益

雲隱村的傳說

在群山環繞、雲霧繚繞的雲隱村,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這個傳說與村中的一位老者——雲逸有關。他雖年事已高,但精神依然抖擻,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懶惰」的老者

雲逸在村中是個獨特的存在。當其他村民忙於農活、家務時,他總喜歡坐在老槐樹下,閉目沉思。年輕人常嘲笑他是個「懶惰的老頭」,但云逸從不辯解,只是微笑著搖搖頭。

洪水危機

一年夏天,村西的小河突然決堤,洶湧的洪水像脫韁的野馬,直逼雲隱村。村民們驚慌失措,他們擔心家園會被洪水摧毁。此時,雲逸卻異常冷靜,他走到河邊,細心觀察著水流。

智者的「無為」之舉

就在村民們手忙腳亂地堵決口時,雲逸卻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挖了個小口。洪水仿佛被某種神秘力量引導,緩緩流入了這個小口,最終匯入另一條河流。決口的壓力瞬間減輕,村民們驚愕之餘,對雲逸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無為」的真諦

洪水退去後,雲逸向村民們解釋了他的「無為」哲學:「順應自然,以柔克剛,這便是無為而治。」村民們恍然大悟,原來雲逸的「無為」並非真正的無所作為,而是一種順應自然、以柔克剛的處世之道。

智者的傳承

雲逸不僅在這次危機中拯救了村莊,更讓村民們領悟到了「無為」的智慧。他開始教導村裡的年輕人:「真正的智慧不在於言辭的華麗,而在於行動的實效;不在於強求的改變,而在於順應的和諧。」雲隱村在雲逸的引領下,逐漸蛻變成一個和諧、智慧的村落。

新的挑戰

然而,好景不長,雲隱村再次面臨新的挑戰。鄰村的惡霸得知雲隱村因洪水而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援助金,心生貪念,企圖強占。他們帶著一群打手,氣勢洶洶地來到雲隱村。

以柔克剛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雲逸再次站了出來。他沒有選擇正面衝突,而是以柔克剛,用智慧和策略化解了這場危機。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建築,設下陷阱和障礙,讓惡霸們陷入困境。最終,惡霸們不得不撤退,雲隱村再次化險為夷。

「無為」的傳承與發揚

經過這次事件,雲隱村的村民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無為」的智慧。他們明白,有時候,順應自然、以柔克剛,比直接衝突更能解決問題。雲逸的「無為之益」不僅救了雲隱村一次次于危難之中,更讓村民們學會了如何用智慧去面對生活的挑戰。這種智慧,也成了雲隱村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激勵著後人不斷探索自然與人生的奧秘。
43.論無為

天下之柔馳至堅,無有入間顯神玄。

吾知無為多益處,勝似千言與萬篇。

不言之教傳千古,無為而治化萬民。

天下之人皆仰慕,卻難領悟此中真。

清靜無為心自寧,拋卻浮華歸本根。

世間紛擾皆不看,獨守大道心自安。

無為而治非虛言,順應自然方得全。

願君常懷敬畏意,莫讓私慾蔽心田。

天下希及無為境,只因世人多貪嗔。

若能領悟此中妙,逍遙自在度紅塵。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