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杨建伟 > 正文

45.《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2025-03-14 11:37 作者:兵临城下   來源:未知   閱覽: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釋義:有德而有成就的人,都謙虛謹慎,慎言善行,以仁、義、禮、智、信待人並成就事業。在凡人眼中,這樣的人好像與現實物慾橫行,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但是,這種有德之人,以誠信、善行為做人準則,必定會成就大事業,因他們心有正氣合於道,走的是正道。



有德之人的內心充盈、善良、知識淵博,外表看起來虛無,什麼也沒有,可是他用正道行於世間,無往而不勝。有德的人,必定正直,能包容一切,他入世不爭,有時看起來很委屈,外表看起來也笨拙,但他的心靈卻極為靈明。有德之人對於宇宙、人生有深奧的體會,明白自然規律和眾生的生存規律,這些都隱藏在心性之中,與人辯論時,總像一副木訥口呆,口才不好的樣子。他講出來的人生哲理,一般人也不知道,不明白他到底說的是什麼,而有智慧、有善根的人聽了則會視為真言。

人在焦燥生氣的時候,就像炎熱的夏日,此時,我們的心性要像嚴冬一樣,將燥熱冷卻下來。任何時候我們均應保持心靈的清涼、寧靜,身心必然盈滿無缺,就能用正念、正氣去掉虛榮之心,這正是人們修身養性的真功夫,也是世間正道。也就是說,清靜可以克服燥動,涼冷可以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
大成之境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村落,名為「靜淵村」。這裡的人們世代以耕作為生,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然而,村中卻隱藏著一位名叫李若缺的青年,他自幼便對天地之道有著超乎常人的感悟。

李若缺性格內斂,看似平庸無奇,實則內心藏著無盡的智慧與才情。他常常獨自坐在村頭的老槐樹下,凝視著天邊變幻莫測的雲彩,心中卻在思考著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真諦。

一日,李若缺在田間勞作時,無意中發現了一本破舊的古籍,封面上寫著《道德經》三個古樸的字樣。他如獲至寶,將書帶回家中,日夜研讀,漸漸悟出了其中蘊含的深奧哲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若缺的學識與日俱增,他的言行舉止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他開始嘗試用所學之道來指導村民們的生產生活,幫助他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村民們對李若缺刮目相看,紛紛稱他為「智者」。

然而,李若缺並未因此滿足。他深知自己所學只是皮毛,真正的「大成之境」還遙不可及。於是,他決定離開靜淵村,踏上尋訪名師、探求真理的征途。

在旅途中,李若缺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他學會了以「大盈若沖」的心態去面對每一次挑戰,以「大直若屈」的智慧去化解每一個矛盾。他的才華和品德逐漸得到了世人的認可,成為了眾人敬仰的對象。

一日,李若缺來到了一座名為「辯論臺」的地方。這裡聚集了來自各地的學者和辯士,他們為了爭奪「天下第一辯」的稱號而爭論不休。李若缺靜靜地坐在一旁,傾聽著他們的辯論。

當辯論達到高潮時,一位名叫張狂的辯士突然向李若缺發起了挑戰:「你這默默無聞之輩,可敢與我一辯高下?」

李若缺微微一笑,站起身來,用平和而深邃的目光注視著張狂:「辯論非我所長,但我願以道論道,與你共探真理。」

於是,兩人開始了激烈的辯論。張狂言辭犀利,咄咄逼人;而李若缺則從容不迫,以柔克剛。他運用《道德經》中的智慧,巧妙地化解了張狂的一個又一個攻勢。最終,張狂心服口服,甘拜下風。

辯論結束後,李若缺並沒有留戀于勝利的喜悅。他深知真正的「大成之境」並非在於戰勝他人,而是在於內心的平和與寧靜。於是,他繼續踏上了尋道的征途。

多年後,李若缺終於回到了靜淵村。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默默無聞的青年,而是成為了一位真正的智者。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的深刻內涵。他的故事也在靜淵村乃至整個世間流傳開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那至高無上的「大成之境」。
以下是根據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創作的平仄押韻詩歌:

古體詩

大成若缺顯真功,其用無窮不顯窮。

大盈若沖藏妙用,其力綿長如江河。

大直若屈藏鋒芒,大巧若拙隱智囊。

大辯若訥藏機鋒,躁靜之間見真章。

躁勝寒時心自暖,靜勝熱時心自涼。

清靜無為天下正,大道至簡是真常。



絕句(五絕)

大成似未全,其用永不殘。

清靜為天下,正道自常安。



律詩(七律)

大成若缺藏玄妙,其用無窮不顯驕。

大盈若沖藏智慧,其力深邃如波濤。

大直若屈藏堅韌,大巧若拙隱高招。

清靜無為天下正,躁靜之間見分曉。



詞(清平樂)

大成若缺,其用無疆界。

大盈如沖藏深邃,妙用無窮難測。

大直似屈非屈,大巧如拙非拙。

躁靜之間分明,清靜為天下正。



現代詩

大成之境似有缺,其用無窮不顯竭。

大盈之時如沖虛,深藏妙用無絕期。

大直之姿若屈服,鋒芒內斂藏不住。

大巧之手若笨拙,智謀深藏人難測。

躁時勝寒心自安,靜時勝熱心自寬。

清靜無為天下正,大道至簡是真傳。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