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杨建伟 > 正文

65.《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2025-03-24 11:48 作者:杨建伟   來源:杨建伟   閱覽: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以不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措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釋義:善用無為而治的大道來治國的人,不敢教人民鬥智機巧,而教人民純樸、誠實。國家難以治理,就是人們的智謀機巧太多。如果以智謀機巧治理國家,就等於教育文武大臣與人民互相鬥智、鬥爭,自然兩敗俱傷,這樣的世道、天下就要開始大亂了。這種教人民相鬥爭、鬥智的方法是對國家的最大傷害。如果治國者不以智巧、詐術治國,人心自然純樸,安居樂業、國泰民安,這才是國家的福。有人知道以上兩種治國模式所帶來的社會結果,他就選定無為而治的大道治理國家,使萬物復歸於本性,均按自然規律行事,天下必定大順而太平。
65. 玄德之光:智者之惑與國之興衰

第一章:智者之惑

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有一個被群山環抱的王國,名為雲隱國。雲隱國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但近年來,隨著鄰國的侵擾與內部的紛爭,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盪。

國王楊陽洋,年輕有為,他深信「智者治國」的理念,堅信只有依靠智慧與策略,方能讓雲隱國重拾輝煌。於是,他廣納賢才,設立智囊團,意圖以智謀取勝,一統天下。

然而,楊陽洋的智謀並未如願帶來和平與繁榮,反而加劇了國內的矛盾與分裂。朝臣們為私利明爭暗鬥,百姓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疲於奔命。楊陽洋深感困惑,開始質疑自己的治國理念是否出了偏差。

第二章:愚民之論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陽洋遇到了一位隱居山林的老者,名為玄德子。玄德子學識淵博,對治國之道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向楊陽洋闡述了「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的道理,指出過多的智慧與慾望只會讓國家陷入混亂。

楊陽洋初聞此言,大為震驚,以為玄德子是在宣揚愚昧。但玄德子耐心解釋,此處的「愚」並非真正的愚蠢,而是指減少慾望,回歸自然,讓百姓過上簡樸而寧靜的生活。楊陽洋聽後,若有所思,決定嘗試調整治國策略。

第三章:玄德之治

在玄德子的指引下,楊陽洋開始實施一系列改革。他減輕賦稅,鼓勵農耕,同時加強教育,但並非傳授複雜的學問,而是引導百姓學會感恩、知足與和諧共處。他還廢除了許多繁瑣的律法,使國家回歸簡單而有序的狀態。

這些改革起初並未引起太大反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雲隱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與繁榮。百姓生活水準顯著提高,社會風氣也日益淳樸。楊陽洋終於明白,真正的智慧並非在於算計與爭鬥,而在於順應自然,讓一切順其自然地發展。

第四章:智者之悔

然而,雲隱國的復興也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惕與嫉妒。他們紛紛派兵來犯,企圖瓜分雲隱國的領土與財富。面對外敵的侵擾,楊陽洋再次陷入困境。他意識到,雖然「玄德之治」讓國家內部和諧穩定,但在面對外部威脅時,仍需智慧與策略來保衛家園。

在玄德子的建議下,楊陽洋開始運用智慧與鄰國進行談判與周旋,同時加強國防建設,提昇軍隊的戰鬥力。他深知,真正的智慧在於平衡與適度,既要保持內心的寧靜與平和,又要具備應對外界挑戰的能力。

第五章:大順之境

經過數年的努力與奮鬥,雲隱國終於擊退了外敵的侵擾,恢復了邊疆的安寧。楊陽洋也從一位年輕的國王成長為了一位真正的智者。他深知,國家的興衰並非取決於一時的勝負與得失,而在於能否找到一種既能保持內部和諧穩定又能應對外部挑戰的治國之道。

在玄德子的指引下,雲隱國最終達到了「大順之境」。這裡的人們生活富足、心靈寧靜、社會和諧。楊陽洋也深刻體會到了「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的真諦。他明白,真正的智慧並非在於算計與爭鬥,而在於順應自然、回歸本真、讓一切順其自然地發展。

------

《玄德之光:智者之惑與國之興衰》通過雲隱國的興衰歷程,展現了智慧與慾望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治國之道的深刻內涵。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智慧並非在於算計與爭鬥,而在於順應自然、回歸本真。同時,也提醒我們在面對外界挑戰時,仍需保持內心的寧靜與平和,用智慧與勇氣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65.玄德之道歌悠長

古之善道非明民,意在愚之心自沉。

非為欺瞞與愚弄,實為安國道自深。

民難治因多智巧,心機算盡心難寧。

智高國亂禍相迎,爭權奪利禍根生。

以智治國為賊害,智謀詭計心難平。

不智治國福自盈,無為而治心自明。

知此兩者明稽式,道法自然心自靈。

稽式常知心自靜,如鏡照物心自清。

玄德深邃如海闊,妙不可言心自惑。

與物反行成大道,無為而為顯高格。

玄德深遠如天高,包容萬物心無疆。

順應天道行無為,天下大順樂無疆。

聖人守道心如鏡,不惹塵埃心自淨。

愚民非為欺百姓,實為安國道自正。

無為而治顯高德,千秋萬代名自揚。

願君領悟玄德理,共赴大道心自齊。

玄德之道深且遠,非智非愚心自安。

不為名利心無絆,只為大道心無憾。

願君共守此大道,千秋萬代福綿綿。

天下太平樂無期,玄德之道永流傳。

玄德之歌悠長矣,唱盡大道心自喜。

願君共赴此道路,無為而治顯高義。

天下大同樂無邊,玄德之道永不變。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