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杨建伟 > 正文

78.《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2025-04-01 12:53 作者:杨建伟   來源:杨建伟   閱覽:
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釋義: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他的品德是常人不具備的,萬物離不了水,他滋養了萬物不居功。水往低處流,始終處低下,遇到障礙繞道走,有堅毅的意志,最終歸於大海。滴水能穿石,水能移山倒海,能浮舟,也能沉舟,更能毁掉萬物,沒有什麼物質能取代他,柔弱能勝剛強。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些道理,但沒有人能身體力行去學水的品德。聖人說:凡能承受全國人民的汙穢與侮辱的人,才能稱得上國家的主人,能夠承受國家的災難而能救民於水火之中的人,才稱得上天下之王。這是真言真理,有多少人能聽懂,並能用於生活行為之中呢?
78. 水之柔弱,國之堅韌

第一章:水之啟示

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矗立著一座繁華都市,名曰「雲夢城」。城中有一位年輕的書生,名喚楊陽洋,自幼便對世間萬物懷揣著無盡的好奇。尤其對老子所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深感困惑,心緒難平。

一日,楊陽洋漫步于城郊河畔,望著潺潺流水,心中探索的慾望如潮水般涌動。恰在此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緩緩行來,自稱為「水道智者」,願為楊陽洋解開心中的謎團。

老者娓娓道來,水雖柔弱,卻能穿透頑石,侵蝕陸地,重塑地貌。此乃水順應自然,以柔克剛之道。人若能秉持水之道,便能於世間屹立不倒。

第二章:雲夢之危

楊陽洋正沉浸于老者的智慧之中,雲夢城卻突遭前所未有的大旱之災。河流乾涸,莊稼凋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城主府內,官員們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災難肆虐。

楊陽洋心急火燎,決定運用老者所授的「水之道」,尋覓破局之策。他率領百姓開鑿水渠,引山間清泉入城,同時倡導節水之風,合理分配水資源。在他的引領下,雲夢城逐漸煥發生機。

然而,這場災難也揭露了城中權貴們的貪婪與無能。他們開始嫉妒楊陽洋的聲望,密謀將其排擠出城。

第三章:受國之垢

楊陽洋深知,真正的強者非無所畏懼,而是能擔重任,忍辱負重。面對權貴們的排擠與誹謗,他選擇了沉默與隱忍。他明白,這正是老子所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的真諦。

他繼續默默為百姓謀福祉,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更多人的敬仰與支持。而權貴們的陰謀也終被揭穿,他們的醜陋面目暴露無遺。

第四章:柔中帶剛

隨著楊陽洋的聲望日益顯赫,他成為了雲夢城不可或缺的領袖。但他並未因此驕傲自滿,反而更加謙遜低調。他深知,真正的強大非外表的強硬,而是內心的堅韌與順應。

在一次與鄰國的爭端中,楊陽洋運用「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智慧,通過外交手段和平化解了衝突,避免了戰爭的爆發。他的這一壯舉,不僅贏得了鄰國的敬重,也進一步奠定了雲夢城的地位。

第五章:天下之王

歷經重重考驗與磨礪,楊陽洋終於成為了雲夢城真正的領袖。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的深刻內涵。他明白,真正的王者非高高在上、掌控一切,而是能以身作則,承受國家的苦難,引領百姓走向繁榮。



在他的治理下,雲夢城成為了華夏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而楊陽洋的名字,也永遠鐫刻在了史冊之上,成為了後人傳頌的千古佳話。



結語



楊陽洋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大源自內心的堅韌與順應,而非外在的力量。只有像水一樣柔弱而堅韌,才能在世間立於不敗之地。而真正的王者,也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而是能以身作則,承受國家的苦難,引領百姓走向繁榮。這正是老子所言「正言若反」,也是楊陽洋一生所追求的真理。
78.柔弱勝剛強

天下柔弱莫茩水,攻堅克強無能敵。

無形無象難捉摸,卻教剛強低頭泣。

弱勝強來柔勝剛,此理天下皆明知。

奈何人心多偏執,莫能行此真道義。

聖人教誨猶在耳,受國之垢社稷基。

忍辱負重為民主,方顯王者真風姿。

受國不祥擔重任,天下為公心自明。

正言若反人難解,唯有智者能悟清。

水之道來柔且弱,卻能勝剛攻不克。

人間萬事皆如此,柔弱之處藏真力。

願君能悟此中理,莫以剛強爭高低。

柔弱勝剛真道理,行此方能得天機。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