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雄陸炳文如意甘肅祭祀伏羲後七年 馬英九亦步亦趨









吳伯雄陸炳文如意甘肅祭祀伏羲後七年 馬英九亦步亦趨
臺灣媒體昨日消息指出:前總統馬英九,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身分,21日首度前往甘肅天水、伏羲廟祭祀伏羲氏,創下中華民國卸任元首,前往伏羲廟祭祀的紀錄。他在現場表示,「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原本就是中華民族建立數千年,優良傳統的重要根源,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也期許海峽兩岸的年輕人能攜手合作,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出席此次祭典的有: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洛桑江村、大陸全國政協副主席楊震,兩位「副國級」領導人。在獻花順序上,陸方這次仍安排馬英九、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一齊獻花,兩人排序在洛桑江村、楊震之後,位於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省長任振鶴、省政協主席莊國泰之前。
香港媒體日前也報導說: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今天21日在天水伏羲廟盛大舉行,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參與,這也是馬首度赴大陸祭伏羲,包括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洛桑江村、全國政協副主席楊震、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出席,接待層級高。主辦單位表示,今年祭典有700多人參與,台灣同胞有240人。
馬英九訪團與大陸官員分乘兩輛車抵達會場,洛桑江村、楊震、宋濤先下車,接待馬英九一行,並由洛桑江村、楊震走在前頭,宋濤與馬並列,眾人徐徐步入祭典會場。馬英九邊走邊東張西望,表現出濃厚興趣,主辦單位安排軒轅鼓表演迎賓,馬英九揮手向表演者致意,並豎起大拇指比“讚!”,展現個人親和力。祭典由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恭讀祭文,馬英九等人一同向伏羲牌位,行三鞠躬禮敬祭,並帶進伏羲廟先進殿,敬獻花籃、謁廟拜祖,宣告禮成。
是日,伴著響天震地的禮炮聲,以及莊嚴悅耳的鼓樂聲,在司禮人員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民間祭祀伏羲典禮現在開始”聲中,海內外中華兒女祭祀人文始祖活動,在卦臺山伏羲大殿隆重拉開序幕。各界人士懷著萬般虔誠的心情,共同緬懷中華人文始祖伏羲。
按說,馬英九本次如意甘肅行,参加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係在臺灣知名人士吳伯雄、陸炳文二人,破例首赴天水伏羲廟,祭祀伏羲大帝後7年,才亦步亦趨,真不容易啊!
回想到7載之前的同一天,大陸媒體亦曾出現大篇幅,圖文介紹:隴山蒼蒼,渭水湯湯。戊戌夏至,共祭羲皇。今天21日上午,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隆重舉行,數千里之外的台北市同時舉行祭祀典禮,這是海峽兩岸連續第5年,同時異地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今天的伏羲廟,古柏掩映,龍旗高張,分外莊嚴。海內外中華兒女匯聚羲皇故里,以太牢之禮,鮮花雅樂之儀,虔誠崇敬之心,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
上午9時30分許,全國政協副主席蘇輝,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及夫人戴美玉,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省政協主席歐陽堅,省委副書記孫偉,中華人宗伏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臺灣文聯理事主席陸炳文等來到伏羲廣場,出席公祭大典。歐陽堅主持公祭大典。
9時50分,蘇輝宣布: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開始。全體肅立。奏樂。擊鼓鳴鐘。34通響鼓雄壯渾厚,象徵著全國31個省區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共祭﹔9響鳴鐘清悅悠遠,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最高禮數。鼓停鐘息,鞠躬敬祭。全體行三鞠躬禮,緬懷人文始祖一畫開天、肇啟文明的功績,表達對人文始祖的無限追思和尊崇。
一時之間,鼓、號、鐘、罄和鳴,序曲“鼓樂迎聖”拉開了樂舞告祭的帷幕,“厥功大德”、“萬代敬仰”、“龍脈永昌”三個樂章,依次恢宏呈現,追思贊頌、拜祭祈福,祝願中華文明萬世永續,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樂舞止歇,蘇輝、吳伯雄及夫人戴美玉、唐仁健、歐陽堅、孫偉、陸炳文等各界代表,緩步來到伏羲廟中院的先天殿,敬獻花籃,行鞠躬禮,瞻仰伏羲聖像。
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台辦、中國僑聯等主辦單位、及國家有關部委代表,各民主黨派代表,兄弟省區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代表,兩院院士、華人華僑代表等參加公祭大典。省領導馬廷禮、陳青、王文清、王璽玉、俞成輝、德哇倉、王銳及省政協秘書長陳偉參加公祭。
參加公祭的還有大陸全國勞模、全國道德模范、隴人驕子代表,專家學者、宗教界、文化藝術界、經濟界、新聞界和旅游界代表,天水市友好城市及全國知名節慶城市代表,全省各市州代表,天水市各部門負責人及各界群眾5000餘人。
公祭伏羲大典活動,由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台辦、中國僑聯和甘肅省政府共同主辦。今(2018)年是天水恢復公祭伏羲活動30周年。經過30年發展,公祭伏羲大典擴大辦理,已被大陸國家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甘肅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海峽兩岸參祭者越來越多,以伏羲文化為紐帶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
事隔7年,陸炳文已由臺灣文聯理事主席,退居二線成了榮譽主席名譽職,仍然對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心存敬畏之心,公祭活動全部流程和場景,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尤其隨著禮兵,穿過廟旁步道,行經茂密林間,就敬獻大型花籃、行三鞠躬禮位置,瞻仰伏羲聖像處、先天殿即先進殿,又稱正殿、或者大殿,在中院後部正中央,乃伏羲廟的主體建築,屹立於院子正北的、磚造月台上面,外貌莊嚴巍峨,叫人肅然起敬。
陸主席回望,那前塵往事,恍然有如昨日,永遠不會忘懷。如意收藏大家,針對如意甘肅,情有獨鍾,愛屋及烏。大陸上的唯一,冠上如意省份,就是西陲甘肅,如意甘肅美名,早已不脛而走,近年去過兩次,的確美不勝收,如人所喜所願,形似一玉如意,留下美好映象。從現在甘肅的地理地貌,特別是行政區劃,所形成的“如意形態”,追溯歷史,這不但是對當下甘肅、山川河嶽的恰當描述,亦為甘肅經歷了一段漫長歷史進程,漸次進步,融合發展,自然成型如意,必然建設結果。
也許是有緣份!或許到時候了!陸炳文受到了國台辦的邀請,2017年6月中旬首訪甘肅,據中國臺灣網18日敦煌訊:“鏡觀兩岸之一帶一路看甘肅”交流活動,陸主席以首席顧問身分,隨同臺灣攝影大咖新媒體創作團,夏至後的6月18日,來到如意甘肅全境,進行攝影創作途中;13號專謁天水伏羲廟,拜謁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甘肅形如一把如意,一端就在隴南以及天水頭,另一端則是敦煌之如意尾,臺灣團采風甘肅全省走透透,如意省勢必從頭到尾摸透透,人人如意,甘肅如意。
陸炳文結束如意甘肅行旅返台後兩周,在臺北伏羲八卦廟任兩岸共祭陪祭官,旋即根據“鏡觀兩岸”中所見所聞所思,發起籌組中華人宗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全球華人社會第一所專門學術性機構,27號在粥會三重市會所,中心成立雅集上講話稱:「太昊伏羲氏、即伏羲大帝,乃中華初祖,位居三皇之首,實指天皇伏羲氏、地皇神農氏、人皇軒轅氏,而今之伏羲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本源,和華夏文明的源頭,其中充滿創造、奉獻、和合三種精神,為支撐人類四大古老文明,唯一倖存於世的神奇力量。」
因此,2019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於同年6月22日上午,舉行兩岸跨海同步祭奠儀式,陸主任改為就近參與台灣盛禮,由三級古蹟且極具廟宇特色的新北市三重先嗇宮,假座台北圓山飯店國際會議廳主理盛典,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擔任主祭官,主席吳敦義、副主席郝龍斌、甘肅天水市周易學會特邀研究員郭天康、中華伏羲協會理事長張馥堂、陸炳文等,與祭陪祭,全台各界代表300多人,共襄斯舉,盛況空前。
台北共祭盛典行禮之後,才從福建特地飛回台北,參加活動的陸博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謂:「台灣有人信伏羲,只信其八卦算命之占卜之術,被譏為不問蒼生問鬼神。至於大陸也有人卻不信生命起源於、人祖羲皇女媧造人之說,也是相信神鬼之論。」
陸炳文還借用孔子的話,強調:「不語怪力亂神;主張黃帝以上,文不雅馴,縉紳先生難言之。兩岸都有偏執之人,偏頗之見,均非健康的認知!我們只有正信,不要迷信,相信科學。凡是民間習俗信仰,是必須導正,值得去鼓勵,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促傳統優秀文化的振興,共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今接合馬英九前往甘肅,參加祭拜中華人文初祖伏羲大典,聯想之前吳伯雄、陸炳文曾赴大陸岀席兩岸同名共祭活動,小馬哥步伯公、炳公二老後塵,前後都很有意義!仨位皆做岀貢獻!唯恐無以為繼,作打油詩為紀:「甘肅天水伏羲廟,禮炮鼓聲天地搖。小馬哥拜祭初祖,大花籃獻步昇高。民間典禮官開道,萬眾虔誠心共朝。七載當年開先例,吳陸同參影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