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嫦娥五號年內升空 中國為什麼要去月亮上「挖土」?

為了紀念人類首次成功登月,每年 7 月 20 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而時隔半個世紀,中國也要採集月壤了 —— 近日,隨著火星探測窗口期臨近,各國探火項目都已蓄勢待發。事實上,人類對於深...[詳情]

登月距今50餘載,這三大謎團仍待解

7 月 20 日是人類月球日。月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近到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的腳印。從仰望月球開始,人們便對其開展了持續研究,許多關於月球的特性都已被我們所掌握。 然而,這個「...[詳情]

開戰時台灣能用導彈攻北京 張競:洋和尚發文隱藏政治目的?

▲《富比士》認為,若大陸攻台,台巡弋飛彈可攻擊上海和北京。(圖/翻攝《富比士》官網) 記者黃巈禾/台北報導 美國知名軍事記者大衛·艾克斯(David Axe)17日投書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詳情]

北京只向「主權國家」出口軍品留伏筆?張競分析2點關鍵:封殺台北

▲中國武器。(圖/達志影像/美聯社,下同) 記者邱茀濱/綜合報導 中國正式於7月6日向聯合國提交《武器貿易條約》的加入書,90天後生效。對此,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分析關鍵稱,北...[詳情]

王朝輝 防疫期間加碼獻愛心

【記者王輝丹/新北報導】 光澤集團執行長王朝輝醫師在剛結束的「你微整,我防疫」公益活動中參與廠商捐款方案,更自行提高捐助金額給予人安基金會,以支持基金會在防疫期間讓更多寒士受...[詳情]

許焯權水彩畫速寫 香港開展

【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 「許焯權教授水彩畫速寫展覽」日前在香港恒生大學圖書館開幕,同時慶祝該校成立藝術設計系。展覽第一部分展出至八月中旬,會場安排了同步的網上參與,展出作...[詳情]

蒙古國學者: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已被找到

原標題:蒙古國考古學者說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已被找到 新華社烏蘭巴托7月18日電(記者 阿斯鋼)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18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詳情]

火紅「宅經濟」:意外崛起還是未來趨勢?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題:火紅「宅經濟」:意外崛起還是未來趨勢? 新華社記者 姜琳、陽建 買菜靠網購,吃飯靠外賣,教育靠網課,開會靠視訊……疫情以來的「宅生活」帶火了「宅經濟」,一...[詳情]

7月17日:美國民權運動領導人劉易斯逝世

7月1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降半旗誌哀。 美國民權運動領導人、民主黨國會眾議員約翰·劉易斯17日深夜病逝,終年80歲。美國朝野紛紛悼念,總統特朗普18日下令降半旗誌哀。 新華社發(沈...[詳情]

維德獅子會第2次籌備會議 閉幕

【記者王輝丹/新北報導】 維德獅子會第二次籌備會十五日晚於三重區召開,榮譽創會長邱顯升、創會會長鍾雅妮、副會長Allen Chu、黃璟旭、Johnny及主要幹部出席活動。 鍾雅妮說之所以創立維德...[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