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眺望的東北虎、咀嚼著翠竹的大貓熊、涉水覓食的朱鹮、踏雪回望的麋鹿、身披華麗羽毛的綠孔雀、在高原嬉戲的藏羚羊和隱藏草叢中的揚子鱷近日,一組展現生物多樣性中國特有物種的主...[詳情]
核心閱讀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物多樣性關係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詳情]
新華社上海5月19日電(記者袁全、王辰陽)記者從5月19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將分步、穩妥地推進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恢復,擬從5月22日起逐步恢復跨區公共...[詳情]
新華社日內瓦5月19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19日宣布,由中國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克威莎正式通過世衛組織緊急使用認證。這是繼國藥和科興疫苗後,第三款通過世衛...[詳情]
本報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趙曉霞)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開幕式18日以視訊連線的方式在國家文物局、湖北省博物館舉行。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開幕式上...[詳情]
本報電 (立風)位於四川臥龍的中國大貓熊保護研究中心神樹坪基地內,有個不對公眾開放的「隱秘角落」繁育園。每年7月到9月的繁殖期,這裡會住滿待產的大貓熊準媽媽。 近日,一檔名為...[詳情]
5月18日,首個國產新冠口服藥的治療報告公佈。論文中顯示:有5名感染者在核酸檢測陽性後3天內接受了該口服藥的治療,平均5天(中位數)後核酸轉陰,而對照組的核酸轉陰中位數為11.13天。...[詳情]
如何瞭解神秘的月壤內部?中國科學家有了一雙「透視眼」。 記者5月18日獲悉,基於「嫦娥四號」獲取的可透視月壤內部狀態的月面雷達數據,深圳大學深空與深地學科交叉研究團隊等研究人...[詳情]
當前,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趨勢,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力量。 博物館是收藏、展示、傳播國家和...[詳情]
新華社武漢電(記者喻珮)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於5月17日至18日在武漢舉行。活動主題展覽「龢:音樂的力量中國早期樂器文化」也在湖北省博物館揭幕。 今年國際博物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