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積極對衝疫情影響 中國將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

新華社北京 5 月 22 日電(記者申鋮) 22 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我國將發行 1 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 「疫情之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詳情]

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談全國人大會議涉港議程: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新華社香港 5 月 22 日電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發言人 22 日表示,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詳情]

中國新冠病毒疫苗1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成果

新華社倫敦 5 月 22 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國研究團隊 22 日在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對一種新冠病毒疫苗開展了 1 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種疫苗是安全的,且能夠誘導人...[詳情]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

5 月 22 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戰書主持大會。 新華社記者 鞠...[詳情]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5月...[詳情]

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揭曉

新華社香港5月21日電 邵逸夫獎基金會21日在香港公佈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和以色列的多位科學家分獲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3個獎項,每項獎金為120萬美...[詳情]

中國科學家找到攻克小麥赤霉病的「金鑰匙」

新華社濟南5月22日電(記者 葉婧)22日最新出版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孔令讓團隊在小麥赤霉病研究領域的重大成果:首次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克隆了小麥抗赤...[詳情]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郭香玉)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自然分布的野生動物中,有脊椎動物約7300餘種,已定名昆蟲約13萬種,其中大貓熊、朱鹮等400多...[詳情]

「新基建」加速布局 蓄能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

5G 、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智能充電樁 …… 今年 5 月,一場特別的雲簽約活動在廣州舉行。當天,華為、百度、京東、香港新華等全國各領域 300 多家企業雲聚廣州,吹響了粵...[詳情]

政府工作報告 ——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各位代表 : 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