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芳昨日特別提醒,沒有控制穩定的過敏氣喘,確實會增加新冠肺炎發展成重症的機會。並提供了國際兒童過敏協會針對兒童過敏治療的四個原則。 第一、過敏性鼻...[詳情]
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腸道」,防疫期間,顧好腸胃是強健免疫力的防線。執業營養師林宜槿推薦「藍莓山藥」料理,她說,山藥中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幫助糞便形成及促進消化蠕動,同...[詳情]
六月十九日、六月廿日兩日接種AZ疫苗的有十萬三千多人次,Moderna的有八七七二人次,共計十一萬二二一八人次;截至目前有接種疫苗的共有一五四萬一七三二人次,AZ接種一四七萬八四○二人次...[詳情]
因著疫情之故,許多復健需求的中風個案,較少到醫院做復健。中風個案和照顧者也害怕職能治療師到宅的居家復健服務,會有傳播新冠肺炎之疑慮。研究指出,中風個案在居家實際環境中,練習...[詳情]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民眾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在家烹飪比率提升,華人自古藥食同源,其實可透過飲食改善與食材搭配來提升自身免疫力,保護全家人的健康。 防疫期間,待在家的時間變多,...[詳情]
開業中醫師陳風城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指掌變化常跟臟腑、氣血、經絡等病理變化有關,所以能夠反映身體病理狀況,比如手掌一側出汗、不溫暖,多半代表氣血循環不良。此外,倘若嬰...[詳情]
開業中醫師陳風城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體表變化跟臟腑病變有關,腰背就是最好的例子,倘若背部寬肩膀實,通常代表肺氣充足;倘若肩膀窄胸部薄,通常代表肺氣多虛,甚至腰背彎曲不正...[詳情]
執業營養師雷吟潔昨(十七)日提出防疫期間提高免疫力的飲食四建議:一、保持健康的一日三餐、二、每天要保證四大類食物;三、每天要保證十二種以上食物;四、一週至少要吃廿五種以上食...[詳情]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對於新北市某康復之家負責人兼護理師,因累積的心理壓力自縊身亡的憾事深感悲傷及不捨。昨(十六)日急切呼籲各界,要關注疫情期間醫療人員及防疫工作者的心理健...[詳情]
現代民眾熟知的心痛,常指難過的感受,但是中醫所說的心痛,卻是指心臟疾病。執業中醫師焦曉民昨日表示,現代醫學所說冠心病通常歸於中醫「心痛」範疇,指的是心臟病損的一種病症,表現...[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