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欄 >

73.《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感言

原文: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釋義...[詳情]

72.《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感言

原文: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釋義:無德的治國者以武力治國,他就不得人心,如果人民不...[詳情]

71.《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感言

原文: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釋義:我講的道容易知曉,也容易用於日常生活與行為,但天下能知曉道用於日常生活和行為之中的...[詳情]

楊姓源流考:從宗族傳承到文化認同

本文綜合運用金石學、譜牒學與分子人類學方法,係統考察楊姓起源的多元譜系及其與中華文明演進的互動關係。研究發現:楊姓以姬周宗法為內核,通過軍事擴張、民族融合、文化整合三重機...[詳情]

70.《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釋義:我講的道容易知曉,也容易用於日常生活與行...[詳情]

69.《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釋義:歷代精於用兵者,不敢主動挑...[詳情]

紀念詩人海子誕辰61週年

04:00 春暖花开忆海子,生辰忌日两相依。 麦地草原梦中天,诗魂飘荡入云霓。 十五岁入燕园门,法律系里展才情。 笔耕不辍诗心热,青春热血洒京城。 毕业执教政法坛,哲学美学皆精研。 课...[詳情]

68.《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原文: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釋義:善於做將帥的人,絕不誇耀武力去爭強好鬥。善於作戰的將軍...[詳情]

67.《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感言

原文: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詳情]

66.《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原文: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