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月球不同時期岩漿及熱演化示意圖(2022年10月20日繪製)。新華社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圖)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劉藝煒、喻菲)中國科學家根據對嫦娥五號月壤...[詳情]
據eurekalert網站近日報道,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將一個不顯眼的可食用標籤嵌入食物中,無需先破壞食物即可讀取。研究人員說,該方法的另一個主要優點是標籤完全不...[詳情]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9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韓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在毫秒級時間尺度上,非侵入性地跟蹤大腦信號的傳播。這項發表于《科學》雜誌的最新...[詳情]
近日,網傳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在一場活動上透露,自己已解決朗道-西格爾零點問題,論文預印本即將上線並投稿;朗道-西格爾零點問題是解決黎曼假設(Riemann hypothesis)的關鍵。這一消息震動...[詳情]
近日,网传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在一场活动上透露,自己已解决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论文预印本即将上线并投稿;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是解决黎曼假设(Riemann hypothesis)的关键。这一消息震动...[詳情]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利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進行成像觀測,在緻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圍天區,發現了1個尺度大約為兩百萬...[詳情]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利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进行成像观测,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两百万光年的巨...[詳情]
本報合肥10月18日電(記者丁一鳴 通訊員王敏)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基於相變的精密測量上取得新進展。團隊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課題組與丹麥奧爾胡斯大學Klaus M l...[詳情]
據近日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的論文,美國紐約市立學院發現與創新中心和物理系宣布,他們通過將光耦合到超薄二維磁體上,觀察到一種新型磁性準粒子。這一突破有望為材料科學帶來新...[詳情]
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大概無人會想到它正慢慢地遠離地球。196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畫在月球上安裝了反光板。數據表明,目前月球每年都在以3.8厘米的距離遠離地球。 如果按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