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韓正甫、王雙等與合作者提出了一種無需主動調製的新型量子密鑰分發實現方案並完成了實驗驗證,為實現高現實安全的量子密鑰分發系統...[詳情]
記者9月24日從湖南長沙湘江新區獲悉,紫金礦業新能源新材料科技(長沙)有限公司劉瑛博士團隊聯合華南理工大學陳宇教授團隊,研發了一種含銫元素的新材料,該材料可使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詳情]
人類正在其他星球上尋找生命,但當牠們出現時,人類是否能準確識別呢?現在,一組美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基於人工智慧的識別系統,其發現生命跡象的準確率達到90%。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詳情]
完全依靠自然光,一平方米大小的蒸發器每天能從海水中收集多少淡水答案是23升,可滿足十餘名成年人一天飲用所需。記者25日從東北大學獲悉,該校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取得重大...[詳情]
據瑞士巴塞爾大學官網20日報道,該校和瑞士生物資訊學研究所(SIB)的科學家藉助機器學習技術,識別出了290個新的蛋白質家族和一個類似花朵形狀的新蛋白質摺疊。相關論文發表于最近的《自...[詳情]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風起雲湧,被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正如國際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所預言的那樣,隨著科技進步,人工智慧時代即將到來;屆時,人工智慧技術將廣泛應...[詳情]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风起云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正如国际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所预言的那样,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届时,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詳情]
在左圖中,超級計算機模擬揭示了抗生素依維寧(淺藍色)如何與細菌核糖體中的tRNA分子(金色)相互作用。右圖顯示,在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不正確的tRNA(橙色)如何進入核糖體。 圖片來源...[詳情]
研究人員在發掘木質結構。 圖片來源:《自然》網站 科技日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發現了尚比亞卡蘭博瀑布一處約47.6萬年前的古代木質結構,可...[詳情]
扁形動物只有差不多一粒沙那麼大,以一些淺海岩石表面的藻類和微生物為食。它簡單到沒有任何身體部位或器官。 然而,西班牙巴塞羅那基因組調控中心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細胞》雜誌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