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3日應詢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我們敦促...[詳情]
工作或生活中您是否有過不安的情緒體驗?最近的一次還記得嗎? 在心理學中,不安是指因不可見的威脅、對未來的否定性預想、不明朗的前途等而產生的憂慮、擔心的情緒。也可以理解為是...[詳情]
近日,中國研究人員利用「中國天眼」,首次探測到了緻密雙星系統中等離子體的極端湍流現象,為「黑寡婦」脈衝星的掩食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天文學專業學術期刊《皇...[詳情]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詳情]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張泉)一個國家的物種名錄不僅直接反映國土上物種數量的多少,還體現這個國家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22日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詳情]
疫情疊加多重因素,我國汽車產業短暫「遇冷」。4月當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0.5萬輛和118.1萬輛,環比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 壓力在所難免,但辦法總比困難多。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加快...[詳情]
山中眺望的東北虎、咀嚼著翠竹的大貓熊、涉水覓食的朱鹮、踏雪回望的麋鹿、身披華麗羽毛的綠孔雀、在高原嬉戲的藏羚羊和隱藏草叢中的揚子鱷近日,一組展現生物多樣性中國特有物種的主...[詳情]
屈家嶺遺址出土蛋殼黑彩陶片。梁剛供圖 人民網武漢5月22日電 (肖璐欣)日前,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湖北屈家嶺遺址發現了國內已知最早的高溫黑釉陶,這一發現將中國高溫黑釉技...[詳情]
核心閱讀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物多樣性關係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詳情]
詞典編纂,被稱作「聖人的苦役」;英漢詞典的編纂更是「苦役」中的「苦役」,這不僅要懂得如何編纂詞典,還要精通英語和漢語。英漢詞典可以幫助人們查找英語單詞的漢語意思,是中國人...[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