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用石墨烯「聆聽」細菌「配樂」

科技日報北京4月18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你有沒有想過細菌會發出獨特的聲音?如果我們能聽到細菌的聲音,我們就能知道牠們是否還活著。當細菌被抗生素殺死時,這些聲音就會停止,除...[詳情]

一隻候鳥的遷徙路

圖①:2021年3月,雲南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橋片區的工作人員放飛被救助的黑頸鶴「V021」。 資料圖片 圖②:2022年3月,雲南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黑頸鶴。 周朝祥攝(人...[詳情]

中國科學家用小分子誘導出人幹細胞

4月13日,《自然》雜誌刊發幹細胞領域重大突破運用化學小分子實現細胞命運的重編程,即將人成體細胞轉變為幹細胞。 該成果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聯閤中心鄧宏魁研究團...[詳情]

「禁航」兩年後 雪梨港迎來首艘國際郵輪

4月18日,「太平洋探險家」號郵輪停靠在澳大利亞雪梨港。 受新冠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際郵輪業損失慘重。近日,新南威爾士州旅遊局宣布重啟國際郵輪業,「太平洋探險家」號成為兩年來...[詳情]

香港特區資審會裁定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提名有效

新華社香港4月18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資審會)18日在憲報刊登公告,宣布已完成審查李家超作為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的資格,並裁定其提名有效。 另外,...[詳情]

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行動正式啟動 預計補水5.15億立方米

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余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4月14日,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基礎上,岳城水庫開閘,潘莊引黃渠首加大流量,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標誌著京...[詳情]

二千多年前的「高速公路」成華北豹「遛娃」通道

新華社西安電(記者姜辰蓉、付瑞霞)在陝西省延安市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片無邊「綠海」之中,秦直道穿越而過。秦直道這條2000多年前由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高速公路」,早已人跡...[詳情]

國家植物園正式揭牌

圖為4月18日,遊客在國家植物園入口處參觀。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本報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吳月輝、常欽、賀勇)18日,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正式揭牌。此次設立的國家植物園,是在中國科學院...[詳情]

中國載人航天將從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 航天員將長期在軌駐留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宋晨、張泉)記者17日從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瞭解到,今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以後,初步計畫每年發射兩艘載人飛船和兩艘貨運飛船...[詳情]

關鍵技術驗證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將於今年完成在軌建造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 題:關鍵技術驗證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將於今年完成在軌建造 新華社記者張泉、宋晨、胡喆 隨著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天員順利返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