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袁隆平院士遺體送別儀式24日10時舉行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遺體送別儀式,將於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3A00在湖南省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袁隆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5月2...[詳情]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加大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穩中有升

本報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日前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棲息地保護修復,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詳情]

歷時322天 侯傳芳巨幅鋼筆彩畫《兩岸半屏山》封筆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以浙江省溫州市甌江入海口的洞頭半屏山為開篇,順江入海,延綿海峽,直至高雄半屏山,總長廿四米,極具氣勢的山海長卷《兩岸半屏山》鋼筆彩畫廿日下午於溫州...[詳情]

一個臺灣人在大陸的非凡故事

本集講述的是在京臺胞張澄生與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往事。 張澄生,1929年出生於臺灣花蓮縣,高山族人。1946年12月從臺灣來到大陸,1947年4月加入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1949年6月25日,張澄生加入...[詳情]

5800萬年前動物喜歡在海邊聚集

據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發表的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近期在美國懷俄明州漢娜組發現的化石足跡痕跡可追溯至5800萬年前,其代表了哺乳動物在海邊聚集的最早證據。這一發現表明...[詳情]

雙向腦機接口刺激大腦喚起觸覺

20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匹茲堡大學康復神經工程實驗室的生物工程師團隊描述了一種新的腦機接口技術應用,即如何通過增加大腦刺激來喚起觸覺,從而使操作者更容易...[詳情]

智能時代奔你而來——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繪」出發展新圖景

新華社天津5月20日電 賦能新發展、智構新格局。從「刷臉」乘車到車路協同的無人駕駛,從智能家居到萬物互聯的智慧城市,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驅動下,人工智慧科技近年來不斷...[詳情]

天問一號著陸過程兩器分離和落火影像發布

5月1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著陸過程兩器分離和著陸後火星車拍攝的影像。 該圖由導航相機拍攝,鏡頭指向火星車尾部。圖中可見火星車太陽翼、天線展開...[詳情]

海洋二號三星組網,意味著什麼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D衛星。新華社發 5月19日12時03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海洋二號D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該星是國家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詳情]

未來3年5G應用發展 有了「KPI」

近日,工信部發布《5G應用「揚帆」行動計畫(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畫》)徵求意見稿,這是在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一年後,工信部再次對我國5G應用發展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