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大陸 >

黃河實現連續22年不斷流

流經青海省海東市境內的黃河與兩岸美景交相輝映。 薛 俊攝(影像中國) 在三門峽市境內黃河濕地越冬的白天鵝。 程專藝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十四五」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詳情]

首屆湖北農博會 27日在漢開幕

湖北日報訊 (記者崔逾瑜、通訊員張勁、孔劍)11月2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2021湖北農博會將於11月27日至29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這是首屆湖北農博會,主題為「鄉村振興...[詳情]

超低溫「生命銀行」可保藏1500萬份生物樣本 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庫正式投用

實現千萬級樣本保藏能力的樣本庫保藏中心。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源)11月23日上午,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庫(簡稱武漢樣本庫)在光谷生物城正式投用。其英文名為...[詳情]

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庫啟用

11月23日,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庫在光谷生物城創新園正式投入運行,這是光谷科創大走廊大健康產業帶首個投入運行的戰略資源平台和重點建設的大科學裝置,也是全國首個建設在產業園...[詳情]

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關於給聶海勝頒發「一級航天功勛獎章」 給劉伯明頒發「二級航天功勛獎章」 授予湯洪波「英雄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 關於給聶海勝頒發「一級航天功勛獎章」 給劉伯明頒發「二級航天功勛獎章」 授予湯洪波「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並頒發「三級航天功勛獎章...[詳情]

比賽場館100%使用綠電、清潔能源車輛占比85.84%…… 北京冬奧就這樣一點一點「綠」起來

當前北京市冬奧場館已100%使用綠電,不僅從源頭減少場館碳排放,還積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延慶山地新聞中心建有光伏發電系統,實現電力「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延慶冬奧村...[詳情]

在武漢出生的萬尾小中華鱘,明年將放歸長江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11月20日,「探尋中華鱘奧秘」科普親子行活動舉行,20多個家庭走進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試驗基地,近距離地接觸了剛出生一個月的中華鱘寶寶。 廖小...[詳情]

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武漢)搭建數字九州通衢

中國 5G%2B工業互聯網大會「5G%2B數字工廠」專題上,歷時兩個多月評選的「武漢十大智能標杆工廠」名單揭曉。圖為東風本田第三工廠,平均 50.1 秒就有一臺整車下線。 長江日報記者陳亮 攝 長...[詳情]

全流程檢測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開展運行測試

身份確認、測溫、安檢11月20日上午,43個「代表團」和1個「觀察團」分階段陸續通過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接待中心歡迎大廳,開啟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運行測試。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詳情]

近10年淨增1億戶 中國市場主體總量超1.5億戶(新數據 新看點)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全國市場主體總量超1.5億戶,近10年淨增1億戶。億萬市場主體的磅礴力量推動了我國經濟總量、國家財力和社會財富穩定增長,承載了7億多人就業的基本盤。 「放...[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