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下一代奇蹟材料」石墨炔首創成功

據最新一期《自然合成》報道,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研究,已成功合成出科學家們數十年來孜孜以求的一種新型碳石墨炔。該成果填補了碳材料科學長期存在的空白,或為電子...[詳情]

迄今最具破壞力小行星將掠過地球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2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稱,一顆名為7335(1989 JA)的小行星將於5月27日與地球「擦肩而過」。它將是今年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中最大也是最具...[詳情]

氣變每年剝奪人均44小時睡眠

丹麥科學家對68個國家民眾的睡眠跟蹤腕帶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全球變暖影響了人們的睡眠時間。異常炎熱的夜晚導致人們睡得晚、起得早、睡眠時間變少,人們每年平均失去44小時的...[詳情]

3D打印新技術將不透明樹脂製成物體 可用於製造人工動脈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一個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種3D打印方法,可在數秒鐘內用光將不透明的樹脂製成物體。這一突破或在生物醫學行業有良好應用前景,例如可用於製造人工動脈。相...[詳情]

上海市中心大型商場陸續開業 6月1日起全面復市

「我們率先恢復營業的有路易威登、迪奧、巴黎世家等零售品牌,以及星巴克等餐飲商戶。目前我們正在為6月1日的全面復市做準備」,前灘太古里商場的一位店員24日告訴中新社記者。這家商...[詳情]

中國有25種語言使用人口不足千人,有些則已趨近消失 搶救瀕危語言,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消失的野生白鱀豚、極度瀕危的東北虎、珍稀瀕危植物秦嶺紅杉在近年的科普中,人們漸漸意識到了保護瀕危動植物的緊迫性,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瀕危語言」仍是一個陌生概念。 讓我們...[詳情]

「天外來客」講述太陽系「童年」故事

研究人員提出,原行星盤氣體的外流像一雙「看不見的手」,參與了早期太陽系的塑造,影響了小天體和行星的形成。他們從隕石同位素含量兩極化的現象入手,推演太陽系形成之初的500萬年間...[詳情]

中國科學家實現水波單向傳播

海洋是人類活動重要場所,如果能靈活控制水波傳播方向,減少海浪對相關設備的侵襲,將極大便利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保護也有積極意義。近日,廈門大學陳煥陽教授課題組借鑑人工表面等...[詳情]

十年間,中國軟體業產業收入從約2.5萬億元增長至約9.5萬億元

圖①:中鐵工業數字化車間現場。 資料圖片 圖②: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展示中心項目的BIM機電模型。 資料圖片 今天,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正經歷這樣的改變: 在需求端,手機一鍵下...[詳情]

夾娃娃店不減反增 今逆勢崛起破萬店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雖然西門町夾娃娃機店大舉退場,不過,似乎僅有北市夾娃娃機店數量減少,整體夾娃娃機店數經歷去年短暫衰退後,今年逆勢成長首度突破一萬家。信義房屋不動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