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地球上某些微生物可在火星暫時存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聯合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某些微生物可以暫時在火星表面生存。研究人員通過將微生物發射到地球的平流層中,測試了微生物對火...[詳情]

比「三體」還多一倍的「六體」,瞭解一下

六恆星系統中的每一對恆星距離都比較近,如果存在行星圍繞其中單顆恆星運轉,那麼這顆行星上將很難有生命存在。 張曾華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 ◎實習記者 于紫月 「文明只...[詳情]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2020年中國5G連接數占全球87%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22日在2021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展期間發布《2021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5G連接數超過2億,占全球5G連接數的87%,2025年中國...[詳情]

火星大氣可能「埋」在火衛一上

火星曾是一個溫暖潮濕的星球,而如今變成了一個乾燥寒冷的世界。有證據表明,火星上的水是通過大氣逃逸的。因此,瞭解火星大氣的前世今生對研究行星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2月18日,美國...[詳情]

中文成為世界旅遊組織官方語言

本報北京2月21日電(記者鄭海鷗)據文化和旅遊部消息,近日,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英文簡稱UNWTO)和西班牙政府正式通報,自2021年1月25日起,中文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官方語言。...[詳情]

中國渤海再獲億噸級油氣大發現

人民網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今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獲悉,中國渤海再獲大型油氣發現渤中13-2油氣田,探明地質儲量億噸級油氣當量,進一步...[詳情]

嫦娥五號帶回月壤首次公開亮相!網友驚呼:長見識了……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別是嫦娥五...[詳情]

3月15日前無核酸陰性證明不得乘火車進京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提醒進返京人員注意首都疫情防控要求,高中風險地區人員原則上不能進京,確需進京的人員須經當地省級疫情防控部門批准,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低風險地區人員...[詳情]

石墨烯-鈣鈦礦新型X射線探測器問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消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3D氣溶膠噴射列印,開發了一種生產高效X射線探測器的新方法。這種新型探測器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標準微電子設備中,...[詳情]

新材料將鋰離子電池容量增加3倍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科研人員合成了一種新的納米材料,可以取代目前在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低效石墨,從而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容量,延長了使用壽命。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合金...[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