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1月30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標誌著中國在三代核電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後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詳情]

疫苗接種加速推廣 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好於預期

當地時間1月2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成長5.5%,比去年10月份的預測上調0.3個百分點,並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4.2%。 各經濟體復蘇...[詳情]

2月天象:兩顆紅星把月「拱」,元宵月兒十六「圓」

新華社天津1月31日電(記者周潤健)相比於1月,2月的天象略顯遜色,但也不乏亮點。天文專家介紹,2月的天宇將上演雙星拱月、蜂巢星團合月、軒轅十四合月、元宵月等天象。 進入2月,金木...[詳情]

北斗高精度服務全球用戶突破5億

記者1月27日從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度工作會議獲悉,該集團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積極成效,充分發揮北斗應用主力軍作用,成立央企北斗產業協同發展平台,北斗高精度服務全...[詳情]

聚集體學:無疆之域 待琢之玉(科技名家筆談) ——分子聚集體研究之我見

作者唐本忠肖像畫。 本版畫家 張武昌繪 唐本忠和他任主編的國際學術雜誌《聚集體》創刊號的封面。 作者提供 基本粒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元,是組成物體的物質基礎。當基本粒子匯聚形成...[詳情]

1.6億年前賊獸類化石破解哺乳動物聽覺演化謎題

哺乳動物聽小骨「三骨鼎立」的聽覺結構是怎麼形成的?1月28日,《自然》線上發表了一項哺乳動物聽覺和中耳演化機制的研究成果。基於對哺乳動物中耳聽小骨連接關係的新發現,來自雲南大...[詳情]

部分海洋物種存在「種群崩潰」危機

英國《自然》雜誌28日發表的一項動物學研究指出,海洋部分物種面臨「種群崩潰」危機——自1970年以來,全世界的海洋板鰓魚(即知名的鯊、鰩、鱝、魟)數量減少了71%,這些海洋物種中有...[詳情]

雲南紅河州多策並舉力促哈尼梯田永續利用 千年古梯田 煥發新生機(人民眼·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圖①:雲南元陽縣梯田稻魚豐收。 龍 俊攝 圖②:雲南紅河縣梯田裡的趕鴨人。 圖③:元陽縣梯田文化展演現場。 圖④:哈尼梯田秋韻怡人。 本報通訊員 胡豔輝攝 引子 冬日的哈尼梯田,一日...[詳情]

中國稻穀小麥庫存可滿足一年消費需求

人民網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莊紅韜)「我國稻穀和小麥庫存能夠滿足一年的消費需求。」中 國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在28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作出如上表述。 秦玉雲介紹...[詳情]

中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一號02組衛星

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一號02組衛星。汪江波 攝 人民網北京1月29日電 (趙竹青)2021年1月29日12時47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一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