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豐嶽(圖左)與裁判長王璽權(圖右)。(圖:發展署提供)
雷豐嶽是「外觀模型創作」職類國手,當初成為國手之前,早已累積四次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經驗。前三次比賽職類,分別是「綜合機械」和「工業機械修護」職類,為了想要藉由成績保送大學的豐嶽,每天都花費大把時間及精力投入訓練,可惜都沒有得過名次。
雷豐嶽指出,就在不斷面對「輸」的過程,也意外造就穩重面對比賽的狀態。他說,以前每一次比賽,總是不斷地輸給其他選手,雖然偶爾會有些氣餒,但也沒有想太多,就只是不斷地練習,輸到最後有點麻痺,甚至輸到沒有感覺。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過程中,後來漸漸可以平常心來面對,過往比賽前可能還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但現在幾乎沒有任何緊張感,甚至當天還能好好地享受午餐。
這樣的狀態為拿下金牌奠定基礎,談及轉換職類契機,豐嶽爽朗地說,自己是被職類名稱所吸引,因為從小就很喜歡鋼彈、坦克等模型,本以為是要製作如玩具般模型,接觸後才發現原來外觀模型創作,就是兼具精美與高精密度,需要有一定專業能力才能操作機台、進行創作。
雷豐嶽說,他覺得外觀模型創作帶來很多創新與驗證的想法,在產品生產之前,大多會先經過概念設計,下一步則是根據設計圖嘗試做出模型,再去和設計師討論、驗證,他很享受將想法轉變為實體的這個過程,特別是自己很喜歡拆解東西,雖然每一次都組裝不回來,但也許是這樣的起因,才走上創作的方向。
感謝帶他走入技能競賽的大甲高工王金柱老師,另一位則是目前的指導老師中彰投分署黃昱志。對於也想投入外觀模型創作的同學,雷豐嶽認為,比賽過程最殘酷的就是,會限制每台機器的使用時間,因此當下必須快、狠、準,再來則是心態調整,儘管面臨無數次比賽經驗,但仍相信所有努力都不會白費,只要堅持就會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