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鳳凰衛視美洲臺主持人 吳瑾(左) 加拿大收藏家協會會長 周岳平(右)
嘉賓:著名國際藝術推廣人、加拿大收藏家協會會長 周岳平
吳瑾:各位觀眾,在初夏暖陽的午後,我們很高興在藝術名城溫哥華採訪著名國際藝術推廣人、加拿大收藏家協會會長周岳平,探討《中國書畫國際化資產配置攻略》。周岳平先生是一位學者型的藝術經紀推廣者,三十多年收藏歷史和二十五年的市場運作經歷讓他感悟良多,他曾創造性在中國率先推出藝術家簽約代理制,曾同國有銀行省分行聯合成立藝術財富理財中心,為高淨值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他出任了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藝術財富高峰論壇秘書長。他還被推舉為加拿大收藏家協會創會會長。業內人士評價周岳平是藝術財富的探礦者。
疫情變革著國際秩序。國際化藝術市場面臨著巨大的改變。周老師,您好,很期待您的觀點與我們分享。
周岳平:世界大流行的新冠病毒疫情讓一切都在改變,藝術市場處於冰河期。這讓已有幾年調整期的新興藝術市場雪上加霜,藝術機構倒閉潮恐怕無法避免,部分藝術基金持有藝術品急需變現而使下跌風險加劇。
面對世界經濟的萎縮加劇,消費和投資市場必然相當時期持續低迷,這對於藝術家和藝術機構來說都將是巨大的考驗。當然,從更長的歷史階段來看,這也許是有遠見卓識和資金實力的人士建倉藝術品的好時機。我更相信這巨大的災難代價也必然會帶來社會的文明進步。因此,對中長期藝術品投資和資產配置來說,更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吳瑾:您有著將近三十年的藝術從業經驗,親歷了整個市場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很想瞭解您對中國書畫投資收藏的真知灼見。
周岳平:從2019年全球藝術品總成交額分布可以看出,中國目前已經穩居全球第二大市場,其藝術品交易依然極其活躍,全球十大拍賣行中有六家只在中國開展業務,而另外四家(佳士得、 蘇富比、富藝斯和邦瀚斯)的所有拍賣會均在香港舉行。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共可分為三大板塊:中國書畫、 瓷器雜項、油畫及現當代藝術。其中中國優秀書畫作品作為東方美學的重要載體,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成果,市場表現也是獨領風騷。不同於當代藝術收藏的不確定性,也不同於瓷器雜項收藏的小眾群體,中國書畫收藏群體穩定、流通性強、升值潛力旺等特性,使得此類別的藝術品最受市場青睞,其收藏共識國際化必然是趨勢。

周岳平:中國藝術市場快速發展這三十年來,已經有很多先行者在把中國書畫作為資產配置組合了。當然,更大範圍的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藝術品很難作為金融產品,目前金融機構認為兩大障礙很難逾越,一是真偽和價值判斷缺乏公信力機構,二是市場流通缺少透明度和相對確定性。而這既是當前藝術市場的目前的短板,而解決這些難度也是給未來有識之士的巨大機遇。一方面區塊鏈等新科技的介入,藝術品的溯源可以解決,大大降低品質風險。另一方面,優秀藝術品評估機構和國際交易平台都將很好地為良性市場發展建立基礎。
中國書畫投資規避風險首先最關鍵要注重品質風險。一定要防止偽劣作品購入。第二,價格判斷很重要,要從美術史高度去認知評估藝術作品的價值。再根據市場發展研判價格。第三,買進時機很重要。經濟調整期是購進藝術品最好的良機。當前不少企業家由於缺少現金流,而低價拋售藝術品。正好是有識之士建倉的最好機遇。可以充分選擇物超所值的優秀作品。最後一點,選擇可靠的專業機構合作,往往高淨值人群對藝術品的投資理念偏向穩健,並且更加註重資產安全性問題。當他們在面對投資市場的不確定風險時,有 60.6%的人會選擇專業可靠的投資機構來規避風險,此類機構會提供藝術品市場相關的分析報告、藝術品鑑定、投資理財諮詢、藝術信託等服務,為藝術品投資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服務。

周岳平:首先是藝術品價值和價格存在錯亂。第二,應選擇非法律限制出入境的作品。第三,目前除了國際化的拍賣行外,還缺乏國際化人才和平台,及金融機構的支持。
藝術品的國際化交易流通大大激勵文化藝術交流,帶動產業升級,激發美學研究和資產人文化流動,有著巨大的前景。
吳瑾:中國書畫國際化投資需遵循哪些原則?攻略有哪些?
周岳平:首先,價值決定價格,要對作品有著很好的價值判斷,同時研究價格趨向。第二,中國書畫投資尤其要注重東方美學的研究和認知,從人文歷史去發現每件作品獨特的價值。第三,讓資本成為價值發現和價格回歸的推動力,成為市場的建設者,而不是掠奪者,我們更應該成為藝術財富的探礦者。
厚德載物。我們更多的藝術財富是社會文明的成果。因此,首先我們對中國書畫投資和資產配置要有敬畏之心,這既是物質財富的選擇,更是家族文化素質的提昇。這是面向後代有遠見的選擇。第二,注重研究如何規避風險,偽劣作品,炒作過度的價格與價值脫節的書畫家作品都要迴避。第三,提前瞭解藝術品交易風險和退出機制。可以在國際各大拍賣行、藝術基金及畫廊等藝術機構流通的作品優先考慮,藉助專業機構的價值判斷,選擇未來的投資方向。第四,適度分散投資,既要投入一些大師硬通貨,更要關注新生代優秀藝術家作品。根據風險偏好,選擇不同比例建倉。第五,努力整合國際語境下的優秀藝術理論家、市場研究專家、藝術經紀機構和律師、會計師等學者專家,為中國書畫價值投資和資產管理提供國際化專業力量。總之,全球化時代大大推進了中國書畫的國際收藏投資共識。
吳瑾:中國書畫投資和國際化資產配置魅力何在?為何漸成熱點?
周岳平:藝術品投資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資產業項目(藝術品投資、金融投資、實業投資)之一,而其回報率之穩健優於金融投資,資產轉移之靈活優於實業投資,已經成為世界諸多投資者的共識。
日前全球經濟在摩擦和調整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據華爾街日報在2018年 12 月 31 日報道,藝術品是 2018 年的最佳投資品,其十年投資回報率高于股票和債券。

中國書畫投資屬於重要的藝術品投資門類,由於優秀的藝術精品具有超越地域的征服性和流通性,而往往是藝術家創作高峰期的心血結晶品,具有不可取代之可貴性和限量性,隨著社會經濟上升和推廣持續,需求量將大大增加,價格必然會持續上升,預計其增值潛力遠超過金融及實業投資。
根據胡潤百富發布的《高淨值人群藝術品投資報告》中顯示,高淨值人群在規畫未來一年的投資理財產品時,有 41.3% 的人群將投資藝術品作為首選;其對藝術品投資占家庭總投資額的比例平均達到 22.2%。
還有位收藏家外部壓力太大,家庭夫妻也冷戰,有段時間獨居,半夜三更難以入眠,常常起身欣賞中國書畫作品,很好調適心境,終於走出鬱悶期。這也是中國書畫的精神性魅力吧。我們這一代企業家群體,為社會作出了巨大奉獻,但承擔巨大的壓力和責任,因忙碌往往不注重自身的生活品質的保障,也許通過藝術品的收藏投資,可以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生命境界的提昇。
更有些富人移民後通過收藏中國書畫改變家族風貌,變得更通達善良,對子女文化精神的引領也更有效果,外部人際關係更趨和諧。
這一切改變不正是中國書畫獨特的魅力嗎?
中國書畫投資和國際化資產配置不僅僅讓資產保值安全傳承,更重要是讓家族傳播藝術文脈基因,種下善根,提昇家族文化文明境界。這也是漸成熱點的根本原因吧。
吳瑾:周老師,可以請您推薦介紹幾位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畫大師作品嗎?
周岳平:好的。上世紀中國畫壇可謂群星璀璨,湧現一大批可以載入世界美術史的藝術大師。
我這裡先選四位中國畫大師作些重點介紹吧。吳昌碩、黃賓虹、潘天壽和劉知白。這幾位大師的作品我早些年就已關注並持續建倉。

「食金石力,養草木心」是大師吳昌碩的一句格言。
「養草木心」是指從大自然中孕育自身靈性,而「食金石力」不妨看作是大師追求古趣,從書法、金石篆刻、古拓中汲取精神意蘊。這一「食」一「養」實為化合滋養的過程,天機神化,無不在乎其中。

2017年12月17日晚,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吳昌碩《花卉十二屏》以2.093億元成交,創吳昌碩作品拍賣最高價紀錄。
而吳昌碩作品拍賣行情大多每平尺一百萬上下。應該還有較大升值空間。
其著作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古畫微》、《畫學編》、《金石書畫編》、《畫法要旨》等,與鄧實合輯《美術叢書》並有輯本《黃賓虹畫語錄》。
黃賓虹堪稱為孤峰頂上的一代學者型中國畫藝術大師。
黃賓虹市場代表作品2017年6月19日由北京嘉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3.45億元的《黃山湯口圖》(171.5x96㎝)。圖畫我國著名風景勝地黃山秀美風景。畫面山勢巍峨屹立,聳入雲霄。山中林木蔥郁,渾厚華滋,煙雲出沒,氣象恢宏。山下房舍隱現,二人坐樹下。圖中山石先用遒勁圓潤有頓挫的線條勾輪廓和脈絡,後用濃淡、乾溼墨繁皴密點,赭色相參。蒼松老樹,以古篆法寫之,筆法古樸蒼勁,剛柔相濟。構圖豐滿,墨色光華煥發,韻味無窮。畫面右上角自題「黃山湯口,三十六峰天都、蓮花、前海勝景,由湯口入。九十二叟賓虹。」鈐「黃賓虹」、「黃山老人」二印。此圖乃先生晚年作品,然筆力雄健,全無老態。山溪樹木一筆不苟,房屋人物刻劃入微,令人驚嘆。
《黃山湯口》五筆七墨俱備,是黃賓虹畫論主張在紙上「用兵」的有力例證,晚年絕筆,力道老辣,堪稱賓翁腕底山水翹楚。此幅博物館級的抗鼎力作,出版著錄無數,一時不能窮盡,各處專著論及賓翁代表作,此件皆列于首。《黃山湯口》不啻於是黃賓虹一生中的最偉大作品,筆墨之冠,藝術之巔,亦堪當中國近現代書畫史中的明星,載入藝術史的經典之作。

2018年11月20日,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大觀之夜上,潘天壽指巨幅作品《無限風光》以2.875億元的超高價成交,奪得本季桂冠,創下了潘天壽個人最高價紀錄。
吳瑾:劉知白是畫壇隱逸派畫家,在貴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相對學術成就目前市場價位明顯偏低。周老師,您對劉知白藝術有獨特的感知,請同我們分享好嗎?
周岳平:劉知白(1915.11—2003.8)原名庭坦。號白雲、如蓮老人、老藤、野竹翁等。出生於安徽鳳陽,仙逝於貴陽。1920年隨外祖父學習書法、經史,1925年由《芥子園畫譜》學習中國畫。1933年考入蘇州美專國畫科,1935年拜顧彥平為師學習吳門畫法,同時入住蘇州怡園,潛心研習「過雲樓」所藏曆代名畫,其間又隨師拜訪蘇吳藏家,得覽更多歷代名家書畫劇跡。耳濡目染,由此奠定堅實傳統山水畫學基礎。
具有獨創精神的劉知白集破墨與潑墨於一身的「知白心象山 水」,與黃賓虹的積墨山水堪為兩座高峰,其作品還具有現代抽象性,是中國人文精神之集大成者。
劉知白近八十年的繪畫途程中,他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潛心於傳統近七十年;晚年以造化為師,在自然中印證傳統,將古法化為己用,創造了新的潑墨語言,成為了中國畫傳統的最後守 望者和新世紀創新的前行者。先生一生襟懷坦蕩,意存高古,生逢亂世,卻遠離政治及主流畫壇的干擾,始終堅守著一個文化人 的自由品格和良知,恰如孤峰頂上的淨土清流。
我理解的劉知白從富甲的江南魚米之鄉,因避戰亂流落貴州生活五十多年,期間又挺過霍亂染身的痛楚,愛妻曾被日本兵擄去當洗衣婦的和中晚年喪女的精神苦痛,文革中期(一九七一年)又被下放龍里洗馬山區務農。他既要承擔十一位兒女的培育之生活重任,更要在藝術追求不斷超越,可謂披荆斬棘歷盡滄桑。他曾以法、守、攻、化構建藝術藍圖,我覺得他更多汲取道家文化的靈性,尤如白雲,淡然、飄逸、靈動和雲雨化境。當然也有著如蓮的佛性,啟示眾生。
劉知白,這位二十世紀傑出的中國山水畫大師,他的潑墨山水為混沌世界打開了亮色。正因為 他長期生活貴州,融身草木之林,以造化為師,安於平淡的生活,追求清流般中華文化高貴品格,終臻化境,晚年大潑墨山水橫空出世,創造著東方美學的經典。
吳瑾:世界進入巨變的時代。今年世界大流行的疫情更衝撞政治、經濟、文化的重構。我們追求人生和資產安全的避風港,我們更在探尋生命的終極意義。
周岳平:是的。其實詩書畫帶給我們生命境界的提昇和構建心靈的諾亞方舟是不可或缺的,讓美學和哲思昇華我們的生命境界。最後,我想用前年仙逝的世界大詩人洛夫詩句與大家共勉:
越過絕壁
驚人的星辰飛起。
萬古長空
我形而上地潛伏。
一朝風月
我形而下地騷動。
體內的火胎久已成形
我在血中苦待一種慘痛的蛻變。
(節選自洛夫《巨石之變》)
吳瑾:謝謝您,周老師。同我們分享藝術和人生的真知灼見。

他創造性在中國率先推出藝術家簽約代理制,獨創性推廣東方美學普及國際化的藏畫於民項目,曾同國有銀行省分行聯合成立藝術財富理財中心,為高淨值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他出任了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藝術財富高峰論壇秘書長,整合理論家和市場實戰派資源,為藝術市場發展和藝術資產國際化導航。被讚譽為藝術財富的探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