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文化 >

30年前,錢學森就給VR起名為「靈境」

VR技術即虛擬現實技術如今已為人熟知。但你知道嗎?早在30年前,我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就已為VR取名為「靈境」。 記者日前從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看到部分錢學森的...[詳情]

湖北省博物館三期新館開館

12月20日,湖北武漢,湖北省博物館三期新館開館。三期新館設置有「楚國八百年」「曾侯乙」「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國」「越王勾踐劍特展」「梁莊王珍藏」「八音和鳴音樂文物展」等6項常設...[詳情]

浙博推出跨年大展 紅山良渚文物薈萃一堂

作為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代表性文化,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一北一南,均以其精美的玉器、分明的等級制度、完善的農業和手工業體系,彰顯著那個時代人類文明所能達到的高度。 在浙江...[詳情]

清華簡又爆猛料:蚩尤是黃帝之子!黃帝戰蚩尤是父子之戰?

《五紀》竹簡圖版 你聽說過清華人和清華簡的故事嗎?那是一段痴迷歷史的人邂逅真正歷史的佳話 清華簡是指西元前300年左右的一批竹簡 因為涉及到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內容 且許多內容之前並...[詳情]

東漢簡牘中的社會風貌(考古中國)

圖①:長沙郡太守發往臨湘縣廷的下行文書,形製為合檄(部分)。 圖②:五一簡中的保任文書。 圖③:申請設置「例亭」文書的正面。 圖④:申請設置「例亭」文書的背面。 圖⑤:「本事...[詳情]

人工智慧釋放巨大應用價值(國際視點)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工智慧正在快速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管理等成本,為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從「刷臉」乘坐飛機到無人超市,從多功能巡...[詳情]

6819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住建部:已建立掛牌保護制度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王仁宏)「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實施了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加強村莊風貌的引導,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在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昇五...[詳情]

筆墨抒懷 情聚兩岸

▲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視頻致辭。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及「筆墨抒懷情聚兩岸─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開幕式昨(十二)日在臺灣逢甲大學舉辦,展...[詳情]

全國古籍普查新發現《乾隆御定石經》等一批珍貴文獻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記者喻珮)2021年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座談會日前在武漢召開,會上公佈,「十三五」時期,我國古籍修復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古籍數字化成果豐碩,全國古籍普查完成270餘...[詳情]

「相當于數字化了20部四庫全書」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在漢談古籍保護與活化

12月8日,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專訪。他介紹,我國古籍保護工作有一個標誌性工程中華古籍保護計畫...[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