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欄 >

偽中藥致過敏 害人雙眼腫脹

媒體報導,男吃來路不明中藥過敏,雙眼腫成鹹蛋超人」。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昨(一)日表示,提醒民眾如有用藥需求,務必遵循正當管道,前往合格醫療院所就醫診治,經由醫師診斷開立處方箋...[詳情]

3飲食建議 降染疫風險

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怎麼吃對身體比較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徐裴莉昨(一)日表示,研究發現,「良好的營養狀態」可以減輕COVID-19相關風險及發病率,總計共有三項飲食...[詳情]

嬰幼兒染疫 輕中症為主

COVID-19傳染模式,主要藉由病人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染污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醫師陳品君昨(一)日表示,COVID-19感染中,嬰幼兒染疫後臨床上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率也高於成人...[詳情]

居家防疫想運動 顧好足踝防受傷

疫情關係,許多運動場所暫停營業。民眾想運動但卻只能待在家,在有限的空間裡面,身旁也沒有教練指導,很容易造成足踝部的傷害,除了在運動時穿上適合的鞋襪,還可以怎麼避免受傷呢?部...[詳情]

久居臺灣70多年中國人悲喜交加中投寄無門的一封信

回顧中華民國七十年、也就是40載之前的1981年開春之際,我在中國國民黨營事業、中國廣播公司,開播講述了一整年,總共52集的帶狀節目,名為〈開國建國英雄譜〉,透過中廣海外部,用17種...[詳情]

打嗝、嘔吐、視線出現黑點 泛視神經脊髓炎作祟

病友謝小姐某天起突然不停打嗝、嘔吐,右眼視線也出現黑點、左手無法動彈,求診多科都找不出原因,直到有位年輕醫師警覺,將謝小姐轉診進行神經理學檢查、磁振造影和血液檢查,才終於確...[詳情]

癌疲憊 患者無法藉由休息改善

癌症治療日新月異,但過程中產生的種種「不適症狀」,容易耽誤療程及影響療效,甚至影響生活品質,連帶讓病人與家屬承受極大壓力。馬偕醫院兼任主治醫師、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詳情]

2北市民疑接觸Delta確診者 進行隔離及PCR檢測

Delta病毒已經進入屏東,外界非常關注屏東疫情。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廿七)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北市衛生局昨日上午十點就接到疾管署台北區管制中心通知,一位枋寮鄉居民確診,這名個案與枋...[詳情]

長期熬夜 藥膳保健

長期熬夜的人,身體容易出毛病。執業中醫師張盈瀅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夜貓族容易嘴破、火氣大,適合食用加入中藥材的茄汁豬排、薄荷果凍等藥膳,其中,前者益氣滋陰、清熱解毒,後...[詳情]

糖尿病足保健 需挑合適鞋子

預防重於治療,糖尿病足保健之道,患者需挑選合適鞋子。執業物理治療師陳上真昨日表示,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挑選合適鞋子很重要,不適合的鞋子很可能就是造成糖尿病足傷口的原因。此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