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欄 >

防疫勢必成日常生活一部分 世人要開始習慣與病毒共存

眾多受教者都記得 30 多年前往事,臺灣公關溝通危機管理教父陸炳文教授,在給一些政府高官、企業高管上應急課,最常講的一句箴言:「從危機中學習成長,避開危更要找到機,只有強者抓...[詳情]

心理壓力誘發慢性疼痛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員陳志成與博士生洪志憲昨(五)日表示,經由建立動物的壓力模型,找出心理壓力可誘發慢性生理疼痛的直接實驗性證據,找到纖維肌痛症可能的致病機轉...[詳情]

光澤集團捐贈雷射儀器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 光澤集團近幾年積極發展社會企業責任,希望能透過集團的愛心與資源來回饋社會上需要協助的各種團體。今年九月基於產學合作捐贈雷射儀器一台至長庚科技大學,願...[詳情]

慢性食物過敏源檢測 減少免疫系統負擔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 慢性食物過敏不同於急性食物過敏(通常接觸過敏原半小時內就會出現症狀),執業醫師林美秀表示,根據個人的臨床經驗,最常遇到一些莫名的頭痛、頭暈、疲倦、脹...[詳情]

解決打呼 完整睡眠檢測找原因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 打呼並不一定是熟睡,可能是睡不好的警訊。執業醫師洪育忠建議要做完整的睡眠檢測來瞭解風險。可安排一套完整全身健檢,包含甲狀腺超音波及自律神經儀等,除此...[詳情]

網上書畫展 | 2020年全國市縣文聯文藝骨幹網路培訓班美術組成員作品展(二)

關於展覽 2020,這是一個平凡的數字,但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數字,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2020中國人經歷了不同尋常的春節和春天,2020讓我們國人更加團結更加聚力。 2020的初秋,來自...[詳情]

心血管疾病 1/3死亡低於70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心血管疾病早已是全球首要死因,且三分之一的死亡年齡低於七十歲。過去以為心血管疾病找上的應該都是老年人,但是盤點2020這一年,陸續傳出如知名影帝、金控公...[詳情]

科技力UP 今晚系列開講

「食農技術」不等於傳產農耕,「食品包裝」也不再只是單純的鋁箔包、保特瓶與鐵鋁罐的容器變化。為讓新創企業在食農新經濟產業中快速找到市場商機,好食好事基金會力邀相關領域專家,今...[詳情]

台北白晝之夜 北捷跨夜服務

由臺北市主辦「二○二○臺北白晝之夜」活動,將於十月三日十八時跨夜隆重登場,臺北捷運配合活動,當日板南線「南港站及昆陽站」將延長往臺北車站單向營運服務至凌晨三時,南港站及昆陽...[詳情]

慢病患肺炎住院高3倍

肺炎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二○一九年與二○一八年相比,肺炎每十萬人口的死亡率增加六‧九%,百分比增加幅度居冠。隨秋冬流感季的到來,民眾應特別注意流感併發重症的狀況。台灣家...[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