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民眾求診時,常會主訴症狀,然而有時這些症狀只是表面症狀,比如胃痛不一定是胃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胃痛,但是患者就誤以為是胃病所造成,中醫透過把脈診斷,就能找出誘發病因,然後對因下藥,不會受到表面症狀所誤導,這就是捨症從脈的道理所在。
彭醫師指出,定位就是真正的病位,定性就是寒、熱、虛、實,定量就是中醫下藥劑量,其中又以定位最重要,用藥以「瀉法」為主,補法用的太少,主要是現代人吃得太好,食物毒素太多,甚至經常忍耐也是一種毒,它算是一種緊繃狀態。
舉例來說,假設有人在外抽菸,旁邊人聞到會生氣,後來對抽菸者有好感,但是肺部吸到二手菸,肺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彭文光醫師指出,人們常會適應生氣、忍耐等情緒,但身體不會適應只會長期累積,以致神經系統忍耐久了會沒彈性,沒彈性就會痙攣,長期下來就會產生很多疾病。
簡單來說,從脈象得知心情,再看神經系統累積到何種程度,最後用藥鬆弛緊繃的神經系統,如此即能治療對因下藥治療疾病。2021/03/08
示意圖:捨症從脈,以脈為主。(記者李叔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