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列表

推荐是家鄉,更是傳承:溫州「麻油鴨」老味

▲溫州瑞安「麻油鴨」。 【記者王輝丹/瑞安報導】「...[详情]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陸地國界法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23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詳情]

奔流千年文脈常新 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于杭州啟幕

二○二一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主論壇廿二日上午於浙江杭州開幕,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詳情]

唐本忠、俞書宏、黃維、趙東元、江雷等入圍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中化學學科前十

材料化學快訊材料化學快訊 近日,國內全球學者庫網站公佈了「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排名」,依照學...[詳情]

中國連續12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于佳欣)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21日表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已連續...[詳情]

遼寧省首個「中國天然氧吧」通過複審

10月20日,記者從遼寧省氣象局獲悉,中國氣象局公共服務中心「中國天然氧吧」複檢專家組日前來鞍...[詳情]

北交所開市漸近 機構全方位備戰

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在即,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通過申報產品、加強業務條線...[詳情]

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詳情]

中國最早最完整大型木結構建築出土

本報常德10月19日電(記者何勇)日前,「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的重點課題...[詳情]

北京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

20日清晨,隨著北京冬奧組委赴希臘代表團抵達首都機場,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順利抵達北京。據悉,...[詳情]

中國秋糧增產已成定局 全年糧食產量將再創新高

2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今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詳情]

中國自主研製 推力達500噸 整體式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本報西安10月19日電(記者龔仕建)19日11時30分許,我國自主研製、推力達500噸的整體式固體火箭發動...[詳情]

在0.15克「月塵」中尋寶——月壤研究背後的故事

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對嫦娥五號月球科研樣品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是首批由我國科學家主...[詳情]

貴子坑免費導覽服務 欣賞台北最古老地層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有著台北地區最古老五指山地層,難得可貴的是,...[詳情]

北市學生交通違規 近六年累計破萬人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交通部十月啟動交通安全月,希望達到零死亡、零重傷等目標。台北市議員...[詳情]

第八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開幕

新華社杭州10月16日電(記者史競男、馮源)重點展示我國優秀版權作品,充分展現近年來我國版權產...[詳情]

于再清:火種採集成功意味著北京冬奧即將啟航

18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古奧林匹亞遺址成功採集。 新華社雅典10月18日電 18日,...[詳情]

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成功點燃

10月18日,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員喬治烏取得聖火。 當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奧林匹克運動的發祥地希...[詳情]

敦煌有個「文化味」工匠村

莫高里工匠村一角。人民網記者趙光霞攝 古樸的土黃色建築,自然生長的花草樹木,還有不時飛過的...[詳情]

新技術識別大腦「指紋」只需100秒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大腦「指紋」,而且該指紋會隨...[詳情]

卅餘家中外媒體走進山東棗莊 尋夢千里運河畔

【記者王輝丹/山東報導】「千年運河千里行」暨「愛上大運河」中外媒體採風活動於十七、十八日在...[詳情]

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紀念大會召開

本報三門峽10月17日電(記者楊雪梅、周飛亞、王珏)10月17日,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詳情]

「考古中國」關注仰韶百年:中國分布範圍最廣的考古學文化 致敬中國考古百年

1921年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的發掘,標誌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發現並命名了中國第一支考古學文...[詳情]

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京閉幕

10月16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北京閉幕。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詳情]

1603.9公斤!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刷新紀錄

10月17日在測產現場拍攝的待收割的水稻。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新華社長沙10月17日電(記者白田田、...[詳情]

美「露西」號開啟12年太空旅程 首探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

10月16日,美國航天局「露西」號太空探測器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從美國佛羅...[詳情]

零下!北京氣溫下半年首破冰點 刷新1969年來十月中旬最低紀錄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0月17日)清晨,受寒潮影響,北京多地最低氣溫下半年以來首次跌破0℃,其中,...[詳情]

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詳情]

洞頭半屏山專場活動暨雙屏論壇圓滿閉幕

【記者王輝丹/洞頭報導】第二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洞頭半屏山專場活動暨雙屏論壇(十六)日在溫...[詳情]

海峽兩岸(福州)聯合祭孔典禮暨閩臺書院交流 引關注

▲海峽兩岸(福州)聯合祭孔典禮暨閩臺書院交流活動。 【記者王輝丹/大陸報導】中華文化底蘊深...[詳情]

「千年運河千里行」暨「愛上大運河」 媒體採風活動在北京啟動

【記者王輝丹/北京報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詳情]

邱一峰祝賀 第二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洞头半屏山专场活动暨2021双屏论坛开幕

祝賀詞 誠心祝賀第二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 洞頭半屏山專場暨雙屏論壇隆重開幕 , 兩岸半屏山 ,...[詳情]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10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畫面。...[詳情]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10月16日0時23分許,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人民網張啟川攝 人民網北...[詳情]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點火發射

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 新華...[詳情]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出征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翟志剛(中)...[詳情]

第130屆廣交會開放大門迎天下客

10月15日,參展人員在第130屆廣交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新華社廣州10月15日電(記者丁樂)第...[詳情]

「海鬥一號」開啟全海深無人潛水器萬米科考應用新征程

「海鬥一號」布放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供圖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發布消息稱,在剛...[詳情]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於16日凌晨發射

新華社酒泉10月14日電(記者李國利、黎雲、張汨汨)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詳情]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思想縱橫)

當前,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正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競相...[詳情]

中國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 「羲和號」來了!

圖①:「羲和號」模擬高清圖。 資料照片 圖②:「羲和號」發射現場。 鄭 斌攝(新華社發) 隨著「...[詳情]

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成功發射

本報北京10月14日電 (馮華、張未、劉慶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0月14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詳情]

數學模型與諾貝爾獎

最近,2021年諾貝爾獎授予自然科學及經濟學的得主,這些得主的研究工作幾乎都與數學模型有關。下...[詳情]

数学模型与诺贝尔奖

最近,2021年诺贝尔奖授予自然科学及经济学的得主,这些得主的研究工作几乎都与数学模型有关。下...[詳情]

天津舉辦辛醜年秋祭大典暨聖母靈尊起駕巡安臨座祈福儀式

10 月 14 日農曆九月初九,為弘揚媽祖文化,紀念和平女神 媽祖羽化升天 1034 周年暨聖母靈尊起駕、巡...[詳情]

人形機器人已經到來 它會成為人類的幫手

近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雙足機器人(LEO),結合了雙足行走與飛行兩種運動...[詳情]

人形机器人已经到来 它会成为人类的帮手

近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双足机器人(LEO),结合了双足行走与飞行两种运动...[詳情]

秋冬流感好發季節 3款茶飲預防流感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秋冬是流感好發季節,中醫三種茶飲,有助預防流感發生。開業中醫師賴睿...[詳情]

三名經濟學家分享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1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11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1年諾貝...[詳情]

這場大會,為何全球矚目?——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四大看點透視

新華社昆明10月11日電 11日,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在雲南昆明正式開幕。這場全球矚目的大會,...[詳情]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開幕

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在雲南昆明開幕。(人民網記者...[詳情]

湖南雞叫城遺址考古:揭露史前完整木構建築基礎

湖南雞叫城遺址9日舉行考古發掘專家現場會。現場揭露了一批屈家嶺文化時期的木構建築,其中包括...[詳情]

探訪福建「非遺」技藝:傳承400多年,72道工藝,製作出「紙中絲綢」

日前,第44屆世遺大會在福州落幕,不久後,中辦國辦印發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詳情]

中國研發的自主水下機器人完成北極海底科學考察

本報北京10月7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詳情]

兩名科學家分享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

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公佈現場,螢幕上顯示獎項得主本亞明利斯特(...[詳情]

三名科學家分享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詳情]

兩名科學家分享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4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瑞典卡羅琳醫學院4日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詳情]

作家古爾納獲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記者和苗)瑞典文學院7日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作家阿卜杜勒...[詳情]

北京冬奧專用藝術字體正式亮相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藝術字體 資料圖片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於...[詳情]

「探索一號」搭載「奮鬥者」號順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0月8日電(記者陳凱姿)8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詳情]

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 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詳情]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併發出通知,要求各...[詳情]

人工智慧技術助力數學猜想證明

將人工智慧(AI)這一高新技術引入數學猜想證明,是當代數學研究的前瞻性探索之一。如今人工智慧...[詳情]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数学猜想证明

将人工智能(AI)这一高新技术引入数学猜想证明,是当代数学研究的前瞻性探索之一。如今人工智能...[詳情]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本月31日舉行下屆眾議院選舉

10月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岸田文雄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於14日解散...[詳情]

中國科學家發現4.3億年前的「海蠍子」

新華社南京10月4日電(記者朱筱)生活在古生代海洋中的板足鱟是一種重要的節肢動物,牠們形似蠍子...[詳情]

岸田文雄當選日本第100任首相

新華社東京10月4日電(記者姜俏梅)日本自民黨新總裁岸田文雄4日在臨時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首相指...[詳情]

兩名科學家分享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4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瑞典卡羅琳醫學院4日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詳情]

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國際測試賽本月起陸續舉行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記者汪涌、姬燁)北京冬奧組委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即將從本月開始持...[詳情]

假日消費折射中國市場活力——來自「十一」黃金周的一線觀察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 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十一」黃金周 「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詳情]

迪拜世博會迎來中國大貓熊保護主題展

新華社迪拜10月4日電(記者蘇小坡)中國大貓熊保護主題展4日在2020年迪拜世博會中國館正式亮相。...[詳情]

北航青年科研團隊打破油動固定翼無人機續航時間世界紀錄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記者趙旭)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由該校青年科研團隊研發的「馮如三...[詳情]

一到假期就睡不好睡不夠?五招教你科學入眠

國慶長假到來,許多人表示「假期越長,睡眠越短。」正因為少了工作日的壓力和自律,我們對早睡早...[詳情]

習近平致電祝賀岸田文雄當選日本首相 李克強向岸田文雄致賀電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10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岸田文雄,祝賀他當選日本首相。 習近平指出,中...[詳情]

從遊戲到體育 電競引領時代潮流

▲2021海峽數字體育競技大會明星邀請賽現場。 【記者王輝丹/福建報導】2022年第19屆杭州亞運會是首...[詳情]

台灣新生報2021年10月3日一版

從遊戲到體育 電競引領時代潮流 【記者王輝丹/福建報導】2022年第19屆杭州亞運會是首屆將電子競技...[詳情]

台灣新生報2021年10月2日一版

市議員吳世正促獎勵生頭胎意願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自今年九月起,調高第三胎以...[詳情]

台灣新生報2021年10月1日一版

台灣大車隊敬老愛心計程車佈局台東 【記者黃皓宸/台北報導】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詳情]

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會議審議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疫情防控政策

29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主持召開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會議,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列席。會議...[詳情]

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頻發 新一代疫苗正研製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頻發 新一代疫苗正研製 新華社記者戴小河 當前,新冠病...[詳情]

客流增長、需求疊加、防控疫情,國慶假期出行如何保障?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題:客流增長、需求疊加、防控疫情,國慶假期出行如何保障? 新華社記者葉昊...[詳情]

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簽約項目金額達229億美元

新華社長沙9月29日電 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於29日閉幕。記者從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當天召開的...[詳情]

岸田當選新總裁 執政前路挑戰多

新華社東京9月29日電(國際觀察)新華社記者郭丹)日本執政黨自民黨29日舉行總裁選舉,經過兩輪投...[詳情]

社科院公佈太平遺址、二裡頭遺址發掘收穫

9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辦專題報告會,公佈了太平遺...[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