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更是傳承:溫州「麻油鴨」老味道的青春表達
2025-07-26 23:59 作者:王辉丹 來源:台灣新生報 閱覽:

▲溫州瑞安「麻油鴨」。
【記者王輝丹/瑞安報導】「我們希望透過這道菜,讓更多臺灣朋友也認識浙江溫州的味道與文化,兩岸交流本就該從餐桌開始。」浙江省溫州市瑞安的百年老店「醒春樓」第四代傳人蔡奇宏表示,走過109年,醒春樓不只是一家老字號飯館,更是一段地方記憶的承載體。這一鍋麻油鴨,是煙火氣,也是文化,是家鄉,更是傳承。
當年輕食客舉起手機,用鏡頭拍下創新菜品,當外地遊客提著醒春樓的「鴻桃榮」麻油鴨禮盒滿意離去,當歸鄉的遊子品嘗到魂牽夢縈的家鄉味,醒春樓「麻油鴨」這道溫州非遺美食,用色、香、味持續喚醒清末民初瑞安人的味覺記憶,更在當下書寫著溫州非遺傳承的青春篇章。
日前,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醒春樓麻油鴨製作技藝成功入選。創立於清末民初(1916年)的醒春樓,不僅見證了浙江瑞安的飲食文化演變,也承載著一個家族四代人的堅持與匠心。
「醒春」二字,喚醒的不只是味覺
採訪當天,醒春樓第三代傳人蔡錦榮和妻子黃建萍熱情接待了我們。她介紹,醒春樓始創於清末民初(1916年),品牌名取自《宋詞三百首》裏唯一一首瑞安籍作者蔡幼學(南宋官員)的詞——《好事近·送春》。因仰慕這位同宗先輩,故取其詞中的「醒春」二字,藉以表達春天易逝,但美好的味道會像春天的記憶一樣令人難以忘懷之意。
從初期的「旗兒店」經營形態到如今的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醒春樓始終專注於本地菜肴的製作與傳承,成為瑞安現存最早的餐飲品牌之一。蔡錦榮強調,「許多人吃過麻油鴨,但吃過我們這道菜後,會真正感受到原創的不同。從選鴨、醃制到鹵煮,多道工序全憑經驗把控。2023年獲瑞安市級非遺認證,2025年升格溫州市級。這不是我們一家企業的榮耀,而是對整個瑞安飲食文化價值的官方認可。」
守正創新:百年非遺的青春表達
面對年輕世代飲食偏好的迭代,醒春樓堅守傳統手藝之餘,也大膽創新。推出真空鎖鮮裝讓異鄉遊子隨時能嚐到家鄉的味道;精緻禮盒則成為伴手禮的新寵。更突破性研發出「麻油鴨芥末籽醬堿水面包」等跨界產品,讓百年美味走進咖啡簡餐、露營野餐等現代消費場景。這些創新嘗試也不斷在社交媒體掀起「非遺美食年輕化」討論熱潮。
而醒春樓這份對品質的堅持也屢獲肯定。先後榮獲浙江省「百縣千碗‧瑞安十碗」、「鮮美瑞安‧一鎮一宴」、「雲江豐味‧一鎮一品」等美食推薦,2024年更獲得「溫州老字號」認證,餐品白丸製作技藝亦列入瑞安市非遺名錄,蔡錦榮本人則被評為第九批瑞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非遺認證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作為瑞安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蔡錦榮帶領團隊建立技藝數位化檔案庫,用影像記錄麻油鴨工序的精妙細節;作為市非遺保護協會理事單位,醒春樓正聯合當地多家老字號品牌探索「非遺+旅遊」、「非遺+文創」融合路徑,讓這口瑞安味道,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味覺紐帶。

瑞安百年老店「醒春樓」,獲得「溫州老字號」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