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列表

推荐是家鄉,更是傳承:溫州「麻油鴨」老味

▲溫州瑞安「麻油鴨」。 【記者王輝丹/瑞安報導】「...[详情]

中國實現超過200公里遠距離單光子三維成像

看得更遠、更清,是人類的不懈追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徐飛虎團隊等實現超過200公里的遠距...[詳情]

經歷不堪回首的一年 東京奧運會火炬接力終於要開始了

新華社東京3月24日電經歷不堪回首的一年 東京奧運會火炬接力終於要開始了 新華社記者王子江 冮冶...[詳情]

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有了偏振圖像

3月2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路如森研究員介紹黑洞的相關知識。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新華社上海...[詳情]

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距今5000多年前疑似水泥混凝土

新華社鄭州3月23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記者從2020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獲悉,河南仰韶村遺址最新...[詳情]

全球政商大咖眼中的「十四五」中國新機遇

未來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蘊含怎樣的新機遇?中國又將與世界如何互動? 「十四五」規畫和2035年遠...[詳情]

這條跨海高鐵創多項「中國造」之最

近日,國內首條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建設工地傳來喜訊,全線控制性工程湄洲灣跨...[詳情]

中國成為率先批准RCEP協定的國家

商務部國際司司長余本林3月22日在商務部舉辦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二次線上專題培訓班...[詳情]

馬斯克對話薛其坤:下一個顛覆性創新是什麼?

「塑造未來世界的下一個顛覆性創新是什麼?」 此間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經濟峰會上,當...[詳情]

湖北「潛江小龍蝦」公共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潛江小龍蝦養殖基地。資料圖 3月20日,在潛江市熊口鎮趙腦村萬畝蝦稻共作基地裡,伴隨著「開捕」...[詳情]

關於三星堆的N種傳說,都找到答案了嗎?

新華社成都3月20日電新華社記者王鵬、施雨岑、童芳 伴隨三星堆遺址考古新發現的揭曉,人們的目光...[詳情]

三星堆考古新發現:神秘木匣啟動發掘 最大青銅尊被提取

三星堆遺址考古器物層深度發掘工作正在進行,考古人員在6號坑發現了一個神秘木匣並已開始初步發...[詳情]

不同品牌疫苗能否疊加?哪些人不適宜接種?接種後能否摘掉口罩?——關於新冠疫苗的最新問答看這裡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彭韻佳、陳席元 「截至3月20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接種7495.6萬劑次。」...[詳情]

新發現6座祭祀坑,出土重要文物500餘件 神秘三星堆 考古再解謎

圖為三星堆遺址發掘現場出土的金面具殘片。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核心閱讀 眼部有彩繪的銅頭...[詳情]

中國:新火箭填補高軌運載能力空白

前不久,長征七號改遙二運載火箭即長七A火箭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2021年發射的大...[詳情]

行動佛殿128站 路竹大社東安宮祈福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世界佛教正心會主辦的行動佛殿環島祈福第一二八站抵達高雄路竹大社東安...[詳情]

龍人杯首屆閩臺大學生古琴文化論文大賽 徵文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由龍人古琴研究院與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文傳院、臺南...[詳情]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榕臺婦女交流插花技藝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品傳統文化,展詩情花藝」交流活動十九日上午于福州市(簡稱「榕」)...[詳情]

溫州鹿城臺灣青年園藝交流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二○二一年鹿城臺灣青年園藝交流會活動「春融同心綠趣聯誼」昨(廿日)...[詳情]

盧志遠 — 徐悲鴻再傳弟子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盧志遠一九六三年五月出生於江蘇南京。一九七九年隨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入...[詳情]

中國工程師聯合體在京成立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記者溫競華)在18日舉行的2021年世界工程日中國慶祝活動上,中國科協宣布成立...[詳情]

嫦娥五號軌道器成功進入日地L1點軌道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記者胡喆、陳席元)記者18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嫦娥五號軌道器在...[詳情]

加強「底盤」支撐、構築新支柱,未來五年「中國製造」這麼幹!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題:加強「底盤」支撐、構築新支柱,未來五年「中國製造」這麼幹! 新華社記...[詳情]

一顆小行星3月21日將安全飛掠地球 相距約200萬公里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3月21日,小行星2001 FO32將在距離地球...[詳情]

中時社論》完全執政完全無能的深層病因

民進黨政府連番陷入施政困境,大的從藻礁公投連署引發的「粉紅風暴」方興未艾,到鳳梨輸陸被叫停...[詳情]

網球肘復健療效不佳者 可嘗試注射類固醇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 「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預防首要需避免手腕部過度使用,治療則...[詳情]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正式交付中科院深海所

新華社三亞3月16日電(記者趙穎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交付活動16日在三亞舉行,中國船...[詳情]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綠色低碳技術大有作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3月15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詳情]

最全的春季流感防治手冊來了,建議收藏!

每年春天都容易出現流感,大家防範時疫的意識更高了,出門在外戴口罩、回家勤洗手,今年流感患者...[詳情]

臺灣戲曲學院、浙江洞頭 促產學合作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臺灣戲曲學院學務長劉光桐、京劇系主任張宇喬十六日與本報大陸事業部對...[詳情]

3C族防青光眼 最好30歲起定檢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執業醫師蕭詠雪建議,長期使用3C產品的高風險群民眾,應該從卅歲開始檢...[詳情]

中國政府將向聯合國維和人員捐贈新冠疫苗

新華社聯合國3月15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15日致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正式通報中國將向聯...[詳情]

科學家力圖解密「第一臺計算機」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參考消息》15日刊登英國《衛報》網站報道《科學家或許解開了「第一臺計算機...[詳情]

中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3月15日...[詳情]

中國北方地區遭遇近十年最強沙塵暴

人民網北京3月15日電 (王紹紹 方經綸)15日一早,居住在北京城區的市民王女士一覺醒來,發現室外...[詳情]

北京部分新冠疫苗接種點開老年人通道

本報訊(記者 孫樂琪)本市根據國家總體安排,已為部分有接種需求且身體基礎狀況較好的60歲及以上...[詳情]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如富去世 在冊在世倖存者僅剩69位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如富於3月12日去世,享年...[詳情]

單井日產近千噸油氣!中國石化西北油田順北油氣田取得新突破

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14日電(記者顧煜、杜剛)中國石化西北油田14日發布,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順北...[詳情]

2025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7萬公里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 新華社記者樊曦、魏玉坤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詳情]

經合組織最新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6%

當地時間3月9日,經合組織(OECD)在法國巴黎發布最新的中期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詳情]

中國主糧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80%

本報北京3月14日電(記者郁靜嫻)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部署抓實抓細全程機械化各項工作...[詳情]

行動佛殿環島祈福 127站抵高雄阿蓮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世界佛教正心會行動佛殿,自二○一八年六月十五日第一站台北中正紀念堂...[詳情]

福建首例 人在臺灣網路15分鐘跨境廈門立案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人在臺灣的林先生日前通過「中國移動微法院」向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提...[詳情]

福州馬尾愛情林公益植樹節 情牽兩岸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愛在馬尾情牽兩岸」兩岸愛情林公益植樹節活動日前在福州市馬尾區亭江...[詳情]

《唐詩詩意畫》「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王愷 台灣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作品。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出自盛唐時期詩人王維的作品《雜...[詳情]

已有60多個國家將中國公民納入當地疫苗接種體系

據外交部「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來,黨和政府時刻掛念海外同胞的...[詳情]

楊潔篪、王毅將同美方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日宣布:應美方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詳情]

長征七號改遙二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搭載發射試驗九號衛星

3月12日,長征七號改遙二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新華社海南...[詳情]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誰來當「裁判」?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丁亦鑫)2020年,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詳情]

咩咩咩咩咩……這畫面,極度舒適!

2000多隻羊,在冰湖上如一條長長的線,緩緩前行 牧羊人分列兩側,維持秩序。他們心中忐忑,眼裡卻...[詳情]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對外發布

新華社石家莊3月10日電(記者李繼偉)記者10日從河北廊坊市委宣傳部獲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詳情]

孩子春季咳嗽如何調理?食療+對證用藥更有效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細菌、病毒、花粉、柳絮等肆虐的季節。這個季節呼吸道疾病高發,特別...[詳情]

溫樞剛代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扛起央企減碳重任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張桂貴 余璐)「『十四五』時期,中國能源發展將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詳情]

在武漢,共赴櫻花之約

「50多歲了,第一次走紅毯!」3月9日,湖北省中醫院護士何巧英趁輪休來到武漢大學賞櫻花。從抗疫...[詳情]

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今年开进西藏

今年7月1日前,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将开进西藏、开到拉萨,实现对31个省(区市)的...[詳情]

中俄将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9日,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詳情]

中科学家“跨国”选育出4个玉米新品种

该新品种高抗印度尼西亚主要病害玉米霜霉病,在印尼国家审定试验中,平均产量折合亩产793.34公斤,...[詳情]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免二号”月球车顺利唤醒 迎来第28月昼

嫦娥四号巡视路径图。图片来源: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 人民网北京 3月9日电 (赵竹青)据国家航...[詳情]

挥锄向东海(五)

(五) 北隅、南隅和八十亩村,是上望街道离东海最近的村居。村民们大都迁自林东、林西、蔡宅、...[詳情]

世界佛教正心會行動佛殿126站 鳥松祈福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世界佛教正心會打造的行動佛殿,兩年半在各大小鄉鎮環島祈福,第一二六...[詳情]

林心如代言宣傳被盜用 公司發聲明究責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林心如代言的某品牌宣傳形象照被盜,不肖業者用以銷售類似產品。該品牌...[詳情]

林心如代言宣傳被盜用 公司發聲明究責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林心如代言的某品牌宣傳形象照被盜,不肖業者用以銷售類似產品。該品牌...[詳情]

挥锄向东海(四)

(四) 走访东南村,第一个感觉就是意外。 我们围着这座四、五十年前号称浙南最大的渔村走街串巷...[詳情]

7張圖,「畫」出中國2025新模樣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十四五」規畫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超7萬字,配了7張圖。 這7張圖,分別...[詳情]

長三角今年鐵路投資預計超過750億元

本報上海3月7日電(記者沈文敏)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詳情]

用好這4味祛濕食藥材,澈底和濕氣說拜拜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春季氣候潮濕,濕氣就會很容易滲透。而且,「濕」還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詳情]

空間太陽能電站: 讓人類盡享來自太空的清潔能源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電動汽車或將告別因電量耗盡在高速上「趴窩」的悲劇。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詳情]

侯傳芳 赴廈邀臺書畫家參與兩岸半屏山鋼筆畫長卷創作

【記者王輝丹/臺北報導】溫籍鋼筆畫家侯傳芳八日赴廈門邀臺灣書法家曹原彰、畫家李沃源參與《兩...[詳情]

挥锄向东海(三)

(三) 薛里村 ,在 雅儒村东北方向, 介于 林西村 和九里之间 。 俯瞰该处地理形势,村落北面的温瑞...[詳情]

三種新抗體提供更多癌症免疫治療選擇

雙特異性抗體是一種工程藥物,可以結合兩種不同的腫瘤抗原,通過同時擊中多個靶標來抑制癌症的生...[詳情]

酷!天問一號拍了三張火星高清照

3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3幅由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包括...[詳情]

世界首次!高速列車整列碰撞試驗成功

本報訊(記者 曹政)中車長客股份3月5日宣布,兩列8輛編組高速動車組近日完成碰撞試驗,這是世界...[詳情]

全球首座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今年發電

科技日報北京3月6日電 (記者陳瑜)全球首座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發電時間有了確切說...[詳情]

挥锄向东海(二)

(二) 蔡宅是我们这次走访的第二站。该村老书记蔡兰春等人为此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使我们在...[詳情]

《唐詩詩意畫》之「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出自唐代詩人宋之問所作的五言絕句《渡漢江》。作者當時貶居嶺外之地...[詳情]

挥锄向东海(清泉文化走访系列之三)

温州瑞安,是东海边上的古老城邑。两千多年来,那块土地海退人进,沧海桑田,变化天翻地覆。先民...[詳情]

中國將發射全球首顆主動雷射雷達二氧化碳探測衛星

國家空間基礎設施中全球首顆搭載主動雷射雷達二氧化碳探測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將於2021年7月出廠...[詳情]

「中國天眼」已發現300多顆脈衝星 將向全球徵集觀測項目建議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任沁沁、董瑞豐)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詳情]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有望今年7月開建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任沁沁、董瑞豐)全球多方合作、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列...[詳情]

至少一萬年前 人類或已沿東南線登上青藏高原

通天河流域發現的打製石器 井水灣遺址是長江三峽地區一處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重慶市豐都...[詳情]

「十四五」中國將繼續推進兩型「重量級」火箭研製

記者3月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獲悉,「十四五」期間中國航天將持續推進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詳情]

這些關鍵詞,世界很關注 ——國際社會和華僑華人聚焦中國兩會

3月4日,中國兩會啟幕,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詳情]

值得期待的「兩會」

今天,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中國再次開啟兩會時間。今年兩會,註定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詳情]

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億元 發展躍上新臺階

2月10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火星捕獲,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環繞火星成功; 2月12日,牛年首...[詳情]

中國3月起施行這些新規:刑責年齡底線降至12週歲、網路招聘資訊不得含有歧視性內容……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新華社記者白陽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一批關係國計民生的新規也將從3月起施行...[詳情]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向全球發布《中國減貧學》智庫報告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侯雪靜、席敏)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28日面向全球發布中英文智庫報告《中...[詳情]

3月天宇:灶神星迎來「沖日」表演,雙星伴月組「紅眼笑臉」

天文專家介紹,早春3月的天空將上演火星合昴星團、灶神星沖日、水星西大距、雙星伴月等多個天象...[詳情]

月壤亮相國博!入藏國博的月球樣品001號重100克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當天國家航天局宣布,部分月球土壤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詳情]

陳薇院士: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重症保護率達90%以上

中國首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25日獲批附條件上市,這也是全球第一個進入臨床的新冠疫苗,歷時一年...[詳情]

三大賞櫻專線將服務遊客 武大下月為抗疫醫護開賞櫻專場 武漢東湖櫻花園開園啦

東湖櫻花園的早櫻開放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高東起 柯稱 通訊員吳江龍 鄒卉 趙麗)2月27日,...[詳情]

廈馬獲「世界田聯精英白金標」 躋身世界馬拉松最高級別賽事行列

世界田聯官網於北京時間25日21時30分宣布,廈門馬拉松賽獲2021「世界田聯精英白金標」賽事認證。 「...[詳情]

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

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 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詳情]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等頒獎併發表重要講話 李克強主持 汪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詳情]

張亞中:選國民黨主席 (上集) 唐三藏上綫

張亞中教授,兩岸重要學者,台灣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德國漢堡大學哲學博士。迄今已有專書30餘冊...[詳情]

張亞中:選國民黨主席 (下集) 飛機起飛需要跑道 在辯論中讓台灣再次起飛

張亞中教授,兩岸重要學者,台灣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德國漢堡大學哲學博士。迄今已有專書30餘冊...[詳情]

為什麼中醫不讓你喝牛奶?到底該不該喝?喝哪種更好?這次講全了

我常常看到有一些中醫反對喝牛奶,真的讓人費解,他們反對喝牛奶的主要觀點就是:牛奶陰寒 陰寒...[詳情]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火制動 進入火星停泊軌道

海報:「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停泊軌道 新華社記者 劉茜 編制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記者...[詳情]

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50週年 相互尊重 求同存異(崢嶸歲月)

人民日報關於中美建交的號外。 本報圖書館供圖 尼克松圖書館外景圖。 本報記者 王如君攝 1971年4月...[詳情]

4月起華為旗艦手機陸續升級鴻蒙系統

昨日,華為線上發布了新一代摺疊屏旗艦手機華為Mate X2。此次,華為將通過頂級硬體、創新交互和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