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變色龍」軟體機器人問世

根據環境實時變化的「人造偽裝」一直很難實現,但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篇機器人最新研究,韓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個以變色龍為靈感的軟體機器人,該機器人能根據背景實...[詳情]

PCC氣候報告重磅發布 地球溫度12萬年來最高 降溫行動刻不容緩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一部分《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於8月9日發布。這份報告是2013年以來對全球變暖的首次全球評估。 報告稱,現代社會對化...[詳情]

台灣新生報 2021年8月11日 一版

南市心理及口腔健康業務六都第一 流感疫苗接種甲等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臺南市於109年地方衛生機關業務考評「心理及口腔健康業務」榮獲第一組第1名,六都第一,另109年度流感疫苗接...[詳情]

台灣新生報聯手杜康古城酒業產業控股打造兩岸文化交流平台

圖說:杜康古城酒業產業控股董事局主席游正春(中)、董事長謝國文(右)代表接受饋贈之二○○八奧運授權玉璽,台灣新生報大陸新聞召集人王輝丹(左)。 【記者王輝丹/廈門報導】杜...[詳情]

本年度最值得觀賞流星雨13日凌晨迎極大 每小時洒落逾百顆流星

新華社天津8月10日電(記者周潤健)英仙座流星雨即將光臨地球,帶來屬於北半球夏日的「甜蜜暴擊」。天文科普專家介紹,英仙座流星雨8月13日凌晨將迎來極大,每小時的天頂流量預計在11...[詳情]

中國科學家展示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新方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韓永建、許金時等人與合作者研究發現:仲費米子零模編織過程對局域噪聲免疫,並且保持量子互文資源守恆,因此有望通過編織操...[詳情]

外交部發言人就中方決定召回駐立陶宛大使發表談話

外交部發言人8月10日說,近一段時間,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反復交涉、曉以利害,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此舉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詳情]

「海宇攸同——廣州秦漢考古成果展」在國博開幕

8月10日,記者拍攝。 當日,「海宇攸同廣州秦漢考古成果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分為「南域明珠」「四宇同光」「美食美器」「絲路序章」四個單元,展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詳情]

捕捉超新星爆發的第一個瞬間

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合作,首次捕捉到了超新星爆發的第一個瞬間。 超新星爆發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詳情]

上海浦東—— 構築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新高地

「浦東新區的新政策,讓我們公司的營收額實現了近30%的增長。」維蘭德金屬(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桂花介紹,去年底,維蘭德加入了浦東新區推出的全球營運商計畫(GOP),隨著跨境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