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經發射火星探測器近20次,「毅力號」是自1997年以來NASA送往火星的第五輛火星車。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加入或計畫加入「火星俱樂部」,正努力在火星探索競賽中取得領先地位。
火星上是否存在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一直是人類試圖揭開的謎底。例如18世紀末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爵士發現,火星與地球在自轉週期、季節更替等許多方面比較相似。他認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但人類前往那裡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極大的努力。
1971年,蘇聯無人駕駛的「火星2號」宇宙飛船把一個著陸器送到火星上,這是人類第一次派到這個星球上的「使者」。之後,美國、歐盟、日本、印度、中國和阿聯酋也向火星發送了這樣的「使者」,旨在研究火星表面、地質、氣候等,判斷那裡是否有適宜生命存在的環境,以便未來移民火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使者」——「天問一號」於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升空。2021年2月10日,它順利進入環繞火星軌道;下一步,預計今年5月至6月將擇機著陸火星,開展巡視探測。這是中國首次獨立的火星探測任務,為人類深空探測作出應有的貢獻。
美國火星學會主席羅伯特·祖布林先生最近聲稱,火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地方,擁有令人歎為觀止的風景。目前,載人火星任務的確切時間仍未確定,不過大多數專家表示,載人火星任務可能將在2025年完成,在此之前必須克服許多障礙才能獲得成功。
2007年9月,在第58屆國際宇航聯合會大會上,NASA前局長邁克爾·格里芬先生聲稱準備在2037年把人類送上火星。但在美國航天局2020財年預算請求聽證會上,NASA現任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先生確認,美國計畫在2033年將宇航員送上火星,並在火星上生存2年。
對於探索火星,想爭第一的可並非只有NASA。SpaceX、波音等各大航天企業也在私底下進行著較量。波音負責人丹尼斯•米倫伯格先生曾經在接受採訪時非常明確地表示:「第一個踏上火星的人將乘坐波音飛機飛往那裡。」而SpaceX創辦者埃隆·馬斯克先生最近表示:「2026年實現載人火星旅行。」
其實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最終成功登陸火星,都意味著我們人類在宇宙活動範圍的增加,也意味著我們將揭開宇宙越來越多的面紗。正如中國科學家及未來學家周海中先生曾經指出的那樣:「太空探索既可以使人類瞭解更多的宇宙奧秘,又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還可以讓他們學到解決問題的科學態度和思想方法。」
文/韓浩(作者單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蘭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