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SKA中國首席科學家武向平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SKA已從概念設計轉向工程實施。「巨眼」遙望太空,將帶來全新的宇宙資訊,取得重大科學發現。

平方公里陣列SKA(圖片來源:SKAO)
據介紹,SKA兩個臺址各自位於南非及南部非洲8國、澳大利亞西部的無線電寧靜區域,將分別由分布在3000公里範圍內的2500面15米到13.5米口徑碟形天線、250個直徑60米的緻密孔徑陣列,以及130萬隻對數週期天線組成的稀疏孔徑陣列組成,其等效接收面積達平方公里級,頻率覆蓋範圍為50兆赫至20千兆赫。
SKA總部位於英國,是迄今國際天文學領域最龐大和最先進的設備,將由全球十多個國家共同出資建造、運行、維護和管理,是一部超越國界的全球大科學裝置。2019年,包括中國在內的7個創始成員國正式簽署SKA天文臺公約,2021年2月成立了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政府間國際組織。
武向平介紹,未來10年,中國SKA科學團隊將圍繞宇宙再電離探測,脈衝星搜尋、測時和引力理論檢驗等10個科學方向開展研究和攻關,在秉承國際合作開展大科學研究的前提下,確立自己清晰的科學目標和發展路線圖。
同時,中國天文學家也正在以「中國天眼」(FAST)為中心,構建中國射電望遠鏡網路大格局,以靈敏度的絕對優勢領先世界,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