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機器人至少要具備三個要素:感覺要素,反應要素和思考要素。目前來看,人工智慧的三大核心技術,感知技術、認知技術、行為控制技術是發展智能機器人的主要技術。在感知層面主要涉及語言識別、物理識別;在認知層面主要涉及語意理解、情感分析、決策層具備多模態交互等;在執行層面主要涉及步態控制、步態識別和交互等。近年來隨著智能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機器人讓社會整體發展水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發展智能機器人技術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目前人們對智能機器人的到來普遍表示歡迎,認為智能機器人可以提昇工作效率、助力社會發展。例如,工業智能機器人可行動靈活自如,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產品質量,並從多方面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使人從單調繁雜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更加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另外,由於工業智能機器人可承擔很多危險的工作,許多職業病、工傷及因此需要付出的高昂代價都可避免。又如,家務智能機器人可幫助人們打理生活,做簡單的家務活;救災智能機器人可在各種危險場合大顯身手,尤其在新冠疫肺炎疫情期間發揮了積極作用。
不過,也有一些人擔心未來某一天,智能機器人可能在智商上超越人類,以至對就業造成影響,甚或威脅人類的生命財產;就像一些科幻電影中所描繪的:智能機器人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取代了人類,最終站到了人類的對立面,由幫手變成了仇敵。其實,這方面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智能機器人並非無所不能,就智商而言,目前智能機器人的「智商」相當於4歲兒童的智商,而它的「常識」比起正常成年人就差得更遠了。日本著名機器人專家廣瀨茂男先生曾經表示:即使智能機器人將來具有「常識」,並能進行自我複製,也不可能帶來大範圍的失業,更不可能對人類造成威脅。
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的發展,智能機器人的智能水準將不斷提高。智能機器人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我們可以預料,智能機器人將會朝著微型化的方向發展,而呈現的形式也會各種各樣;在智能機器人技術的助力下,未來人類社會將發生重大變革。
文/蕭誠(作者系日本安川電機株式會社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