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正文

5.《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感言

2025-02-11 20:54 作者:杨建伟   來源:杨建伟   閱覽: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釋義:芻狗,古人用穀草扎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靈的狗。芻狗雖結草而成,但祭祀的人卻視其有魂靈而裝飾打扮並侍奉牠們,以求福于天地神靈。聖人以百姓為芻狗,實質上是視百姓若神靈,從而敬重他們,保護他們,服務於他們,目的是為了國泰民安。倘若有人靈魂喪失,做出有害於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就會遭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唾棄,下場如同喪失了靈魂的芻狗。橐籥,用手操作的鼓風工具,即風箱。天地之間,風霜雨雪,電閃雷鳴,皆為天地二氣激發滌蕩所致,萬物生生不息,無不依賴此氣。如果把天地比作一個大風箱,那麼人體就是一個小風箱。風箱的作用在於使爐火更旺。如果用風箱的原理來治身,則生命會更富有激情,生命力會更強。具體要求是「虛」和「守中」,反對「躁動」和「多言」。虛,貴在心意不動,目的在於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治國而言,要求統治者虛懷若谷,不可妄言妄動,炫耀自我威風,應始終把握法律這一火候,以至公之治實現至仁之德。    天地有好生之德,是不會視萬物為草狗。現在出現的各種乾旱、水澇、地震、暴風等,均是人的貪慾造成的,是人類掠奪大自然種下惡因遭到的惡報。我們只有減少貪慾,愛惜大自然,關愛眾生,才能回歸正氣,減少災害。只有炫耀,標榜自己的所謂聖人,才會視百姓為草狗。這類人無正義之氣,產生了邪氣,入了邪道,就會橫徵暴斂、苛捐雜稅、施以暴政,把社會攪的雞犬不寧。天地之間,就像一個巨大的風箱一樣,如果沒有人去拉動他,它就虛靜無為。但是,風箱的功能是不變的,如果有人要去動他,風自然會吹出來,拉的越厲害,風越大。把本身平靜虛無的天地社會攪動,世間就不會安寧。所以,治理國家或企業,還不如守住清淨無為的正氣、正道,這樣國家或企業自然昌盛。
5.《橐龠之歌》

第一章:塵世微塵

在遙遠的雲隱大陸上,流傳著一句古老的箴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一片被神魔遺忘的土地,天地間充斥著無盡的元氣,卻也隱藏著無盡的哀愁。人們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大地上生息繁衍,卻總難逃命運的捉弄。

雲隱國的邊境,有一座名為「橐龠谷」的神秘之地。據說,這裡曾是上古神祇遺留下的最後一片淨土,谷中藏有天地至理,能窺見宇宙之奧秘。然而,千年以來,無數探秘者進入谷中,卻無一人生還。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名叫雲澈的少年。他自幼父母雙亡,由村中的老醫師撫養長大。雲澈性格堅韌,心懷慈悲,總夢想著能解開橐龠谷的秘密,為世間帶來福祉。

第二章:命運的交織

一日,雲澈在山中採藥時,偶遇了一位神秘的女子——雪舞。雪舞身披白紗,宛如仙子下凡,她告訴雲澈,自己來自橐龠谷,因谷中發生異變,不得不逃出尋求幫助。雲澈聽後,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衝動,決定與雪舞一同踏入那片未知的禁地。

兩人穿越重重迷霧,終於來到了橐龠谷的入口。谷中景色奇異,元氣濃郁得幾乎凝固,但空氣中卻彌漫著一股不祥的氣息。他們發現,谷中的元氣正在以一種異常的方式匯聚,似乎有什麼東西即將覺醒。

第三章:聖人之謎

深入谷中,雲澈和雪舞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自稱是谷中的守護者,也是最後一位知曉「聖人之道」的傳人。他告訴兩人,橐龠谷的秘密其實與那句古老的箴言息息相關:「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並非字面意義上的冷漠無情,而是指聖人應順應天地之道,不干預自然法則,讓萬物自由生長。

然而,千年之前,一位野心勃勃的聖者試圖掌控天地元氣,打破自然平衡,導致橐龠谷的元氣失控,引發了巨大的災難。老者說,如今,那股邪惡的力量即將再次覺醒,唯有找到「守中之鑰」,才能平息這場浩劫。

第四章:決戰前夕

雲澈和雪舞在老者的指引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守中之鑰」——一把看似普通,卻蘊含著無窮力量的古劍。與此同時,那股邪惡的力量也已完全覺醒,化作一隻巨大的元氣獸,開始肆虐雲隱大陸。

面對即將到來的災難,雲澈和雪舞攜手並肩,以古劍為引,匯聚了橐龠谷中所有的元氣,與元氣獸展開了殊死搏鬥。戰鬥異常慘烈,但兩人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終於將元氣獸封印回了橐龠谷的深處。

第五章:橐龠之歌

戰鬥結束後,雲澈和雪舞回到了村莊,他們發現,原本貧瘠的土地因為元氣獸的封印而變得更加肥沃,百姓們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雲澈終於明白,真正的「聖人之道」,並非掌控一切,而是順應自然,守護萬物。

多年後,雲澈和雪舞的故事在雲隱大陸上廣為流傳,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而那句古老的箴言,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不僅是天地之道的真諦,也是雲澈和雪舞一生信仰的寫照。

在橐龠谷的深處,那把古劍靜靜地躺在那裡,仿佛在訴說著一段關於勇氣、愛與犧牲的傳奇。而每當夜幕降臨,谷中便會響起一陣悠揚的歌聲,那是橐龠之歌,唱響著天地間的和諧與寧靜。



5.天地聖人之道

天地聖人論道源,萬物一體共長存。

虛懷若谷心無絆,守中無為道自尊。

橐龠風吹雲夢散,自然律動法常新。

多言數窮非真義,靜心悟道樂無垠。

聖心如日照乾坤,百姓如芻亦暖溫。

貴賤無分情自厚,和光同塵德猶尊。

大道至簡行非易,順應自然心自敦。

悟透真經千般妙,逍遙自在樂無痕。

世間萬物皆由命,生死輪迴有定程。

不強求來心自靜,順應天時意自明。

天地聖人同此理,無為而治道常清。

願得此心常如鏡,照見萬物心自平。

人間煙火情難盡,世事紛紜夢難醒。

唯有修行心自定,方能悟道樂無窮。

天地聖人皆如此,無為而治是真功。

願君共赴修行路,同享逍遙樂融融。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