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大陸 > 正文

8.《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小說創作及詩歌感言

2025-02-14 21:40 作者:杨建伟   來源:杨建伟   閱覽:
《道德經》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八章釋義

《道德經》第八章講述了「上善若水」的道理,即擁有最高修養的人就如同水一樣。水,它無私地滋養萬物,從不與萬物相爭,總是停留在眾人都不願意居住的低窪之地,這種無私、謙遜的品質幾乎接近於「道」。至善之人,他們居處善於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內心深沉而廣闊,像深淵一樣謙遜包容,能夠容納萬物而不被外界所干擾。他們待人處世和諧仁愛,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說話恪守信用,言出必行,贏得了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在為政工作或處理事務時,他們遵循自然規律,以無為而治的方式達到治理的目的;在從事事業時,他們善於發揮自己所長,取得卓越的成就。同時,他們洞察時勢,把握時機,在合適的時候採取行動,從而取得最佳的效果。正因為至善之人不與人爭利奪名,所以他們才不會招來別人的責怪和怨恨,他們的人生因此而更加平和、順暢。
8.水之道:上善之旅

第一章:緣起幽谷

在遙遠的幽谷之中,有一片被世人遺忘的村落,名為靜水村。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村民們世代以耕作為生,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村中有一位名叫澄之的青年,他自幼便對村邊那條潺潺流淌的小溪充滿了無限的好奇與敬畏。小溪的水清澈見底,無論春夏秋冬,總是默默地滋養著這片土地,卻從不炫耀自己的功勞。

澄之常坐在溪邊,望著那潺潺流水,心中總有一種莫名的觸動。一日,他在村中的古籍中偶然讀到了《道德經》的第八章,其中「上善若水」之言,如同一道閃電,照亮了他心中的迷霧。他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追尋的,正是那如水一般的至善之道。

第二章:水之旅程

澄之決定離開靜水村,踏上一段尋找水之道的旅程。他帶著對水的敬畏與嚮往,走遍了千山萬水。每到一處,他都會仔細觀察當地的水流,從山泉到江河,從湖泊到海洋,每一處水都有其獨特的性格與智慧。

在一次穿越荒漠的旅途中,澄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水源稀缺,他的水壺早已乾涸,而烈日如火,幾乎要將他烤焦。就在他即將絕望之際,他發現了一片隱藏的綠洲,一股清泉從地下湧出,滋潤著這片生命的禁地。澄之跪在泉邊,痛飲甘霖,心中涌動著對水的無限感激。他明白了,水不僅滋養萬物,更在無聲中教會了人們堅韌與希望。

第三章:水之試煉

澄之的旅程並未就此結束,他繼續前行,來到了一座繁華的都市。在這裡,他見證了水的另一面——被汙染、被浪費。河流不再清澈,湖泊散髮著惡臭,人們為了私利,肆意破壞著水的純淨。澄之心痛不已,他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一切。

他四處奔走,宣傳節水環保的理念,卻遭到了不少人的嘲笑與排斥。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多管閒事。但澄之沒有放棄,他堅信,只要像水一樣堅持不懈,總有一天能夠淨化這片土地上的汙濁。

第四章:水之智慧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澄之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告訴他,水之所以能夠利萬物而不爭,是因為它懂得順應自然,處下不爭。澄之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以來都在用強硬的方式去改變別人,卻忽略了水的柔性智慧。

他開始改變策略,用更加溫和、包容的方式去影響周圍的人。他組織環保志願者,一起清理河流垃圾,種植水生植物,慢慢改善著城市的水環境。他的行動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支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他的行列中。

第五章:水之歸宿

經過多年的努力,澄之終於看到了自己夢想中的景象。曾經被汙染的河流再次變得清澈,湖泊也恢復了往日的生機。他站在岸邊,望著那潺潺流淌的水,心中充滿了滿足與寧靜。

這時,他收到了來自靜水村的消息,村中的老村長病危,希望他能回去繼承村長的職位。澄之毫不猶豫地踏上了歸途,他知道自己從哪裡來,也知道自己要到哪裡去。

回到靜水村後,澄之成為了新的村長。他運用自己在水之道上學到的智慧,帶領著村民們繼續守護著這片美麗的土地。他深知,水之道不僅是個人的修行,更是整個村落、整個世界的生存之道。

在澄之的帶領下,靜水村變得更加繁榮昌盛,而他也成為了村民們心中那如水一般的存在——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他的故事在世間流傳開來,激勵著更多的人去追求那至善至美的水之道。
------
簡要點評:

《水之道:上善之旅》是一部以《道德經》中「上善若水」為靈感創作的小說,通過主人公澄之的旅程,展現了水之道的深刻內涵與人生哲理。小說情節跌宕起伏,從幽谷的靜謐到都市的喧囂,再到荒漠的絕境,澄之的經歷充滿了挑戰與成長。他通過對水的觀察與感悟,逐漸領悟到了水之道的智慧——順應自然、處下不爭、堅韌不拔、包容萬物。這些智慧不僅幫助他克服了生活中的重重困難,也讓他成為了村民們心中的領袖與楷模。小說語言優美,寓意深遠,是一部值得一讀的佳作。
詠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潤無疆,利物不爭心自藏。

眾人所惡為謙下,幾于大道顯真章。

居地善擇心如淵,與仁為善言信長。

政事能治時善動,唯因不爭故無殃。

8.頌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如流潤八荒,水滋萬物不爭疆。

處卑居陋心無憾,道隱微塵德自揚。

心若深淵藏睿智,胸如闊海納千江。

言如春水守誠信,諾比金石重無量。

政施仁德民皆頌,事善方能顯妙方。

手挽乾坤施妙策,足踏實地步康莊。

動若水時知進退,靜如止水心無恙。

風來浪涌心不搖,雨落泥濘步不悵。

不爭世間浮華利,不慕人間虛榮光。

無尤無慮心自逸,無嗔無怒氣自祥。

願我如水解人意,潤澤蒼生心自暢。

道德經中尋至理,如水之德永流芳。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