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正文

中國三艘軍艦逼近紐、澳的歷史意涵

2025-03-09 00:47 作者:陳偉之      閱覽:


 台灣玄奘大學榮譽教授 陳偉之

 

  中國三艘艦隊貫穿菲律賓、印尼鄰近海域,直線南下進入紐西蘭、澳大利亞之間的塔斯曼海峽,並實彈射擊兩枚飛彈,震懾了紐、澳,也驚嚇了美、日等國,這是中國艦隊有史以來第一次遠征太平洋南端。

  自從十六世紀初,西班牙幾艘由麥哲倫領航的船艦,率先跨越太平洋,抵達菲律賓宿霧群島,其後整個大洋洲不論是蕞爾小島、還是澳大利亞,都完全淪入歐洲人的勢力範圍,或殖民攫掠資源。

  歷史學者曾經討論,澳大利亞距離中國近的多,為什麼反讓英國人捷足先登,殖民統治澳大利亞呢? 有人認為中國漁民早就到過澳大利亞北端,並在附近的海域捕捉海蔘,上岸只是為了短暫修養。

  澳大利亞達爾文地區曾經發現可能是古時候漁民留下的護航神像,至於未能進一步向南踏入內陸,則與澳大利亞的地理與氣候有關,那裏的環境不適合人居;澳大利亞迄今的主要都會仍侷限在東南海岸的雪梨地區。

  但是歷史記載中國元朝時期,皇帝忽必略曾經派出海軍穿跨菲律賓海域,攻打位於今日印尼爪哇島東部的土著王朝,並造成滿者伯夷海上帝國的興起,勢力尚且擴及中南半島高棉帝國疆域。

  滿者伯夷帝國國祚長達三百多年,直至荷蘭東印度公司入侵、鯨吞蠶食,終至滅亡;連在今日印尼婆羅洲由廣東客家人建立、長達一百多年的「蘭芳共和國」,面對荷蘭威脅雖向清朝求救未果,亦遭吞併!

  更令人遺憾的是,六百多年前鄭和下西洋的海上豐功偉業,其後因為明朝必須集中財力,對付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叩關,不得不中斷;留下空曠的「西洋、南洋」,適逢大航海時代開啟,任由歐洲列強橫行。

  清朝是由內陸民族建立的帝國,雖然被迫將台灣納入疆域,但是始終對於海外發展沒有興趣,後來國勢衰落,爆發甲午戰爭,面對日本帝國的要脅,竟將台灣割讓日本,遑論救援稍早被日本併吞的琉球群島了!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由美國進行軍事占領,琉球群島成為美國在遠東地區對付中國的前緣戰線;迄今大家似乎都漠視了這個現實,卻樂見由南韓、日本、台灣、菲律賓及越南,形成的第一島鏈、圍堵中國。

  這次中國三艘戰艦航抵紐西蘭、澳大利亞的中間海域,可以說是打破近六百年來的歷史紀錄,顯示的是中國崛起不再是關起門來自嗨;短短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海軍竟能南北向貫穿太平洋,其後發展還有甚麼是不可能的?

  舊稱的南洋地區,如今都是獨立的國家,印尼正積極朝向發展成為世界強國邁進,以其遼闊的疆域、眾多的人口、豐富的資源,估計不久的將來,印尼國力將超越俄羅斯,成為僅次於中、美、印度的大國。

  澳大利亞北方的新幾內亞島,是世界第二大島,原由荷蘭、英國、德國各占一方,如今印尼仍掌控西半部,東半部於1975年脫離澳大利亞聯邦獨立;但兩者之間仍牽動印尼與澳大利亞的國際關係。

  位於新幾內亞島東方海面的所羅門群島,面積大約是台灣的三分之二,卻含括東西向九百多個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帝國曾經佔領那裡,作為向南侵入澳大利亞的跳板,後為美軍收復。

  不過,獨立後通稱巴布亞紐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的這兩個國家,對於紐西蘭、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而言,仍然至關重要;但是過去幾年,中國與他們建立了友好關係,除了中國軍艦曾經造訪,還傳出彼此簽有密約允諾建設軍港。

  澳大利亞政府十分關切這項發展,並要求美國介入阻撓,一度鬧得風風雨雨;不料,這次中國軍艦竟然浩浩蕩蕩航向澳大利亞東面海域,公然警告民航班機迴避,還實彈射擊兩枚飛彈,展現攻擊力道。

  美國總統川普正在為調停俄烏戰爭,傷透腦筋,看來是無瑕東顧了;再說川普要求歐洲各國自行承擔國防安全責任,同理要求紐、澳自當不會意外?

  ! 驚嘆世事多變,對於部分台灣人而言,或許不樂見中國崛起,但作者必須鼓起勇氣說:真個「朝聞夕死,可也!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