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正文

從日本的台灣系華人談中華民國的存在

2025-03-18 18:04 作者:陳偉之      閱覽:


台灣玄奘大學榮譽教授 陳偉之

  一位日本神戶大學的台灣籍教授葉翔太,在討論中華民國的存在時,感嘆當今政府只重視在日本的「本省籍」華人,對於廣東、福建、江浙的華人,完全忽視「中華民國」應有的責任,令人惋嘆!

  葉翔太教授的父親是台南人,於民國六十八年移民日本,在日本神戶與日本籍的媽媽結婚,葉教授出生後從媽媽姓,取得日本國籍,因而又名岡野翔太,但是他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葉翔太在台南、高雄仍有許多親人,因此經常往返台灣、日本,不過因為說得一口日本腔國語,不時遭人質疑真是台灣人嗎? 有些人甚至猜測他是中國人,或者認為他是國民黨的,讓他覺得很不舒服!

  葉教授稱自己是中華民國國民,因為在日本生長,說得日本腔國語應該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台灣人卻經常以口音判別他是否是台灣人,這種狹隘的地域心態,根本是缺乏國際視野!

  葉教授指出,在日本的許多台灣商會、同鄉會等等民間團體,裏面既有台灣本省籍人,也有大陸各省籍人,他們都拿中華民國護照;甚至其中有不少人還拿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

  葉教授以橫濱中華街為例,那裏的華人自稱是日本的小金門,心向中華民國,如果台灣政府只想服務「本省人」,當地由台灣轉出的、以及從大陸直接過去的外省人,該如何處理?

  葉教授發現台灣政府、中華民國之間,似乎並未劃上等號,而且有著越走越遠的現象;海外那些支持中華民國的華人漸漸失去了祖國的依靠,似乎成了無國籍的「棄民」?

  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陳天璽在多年前,也撰寫了一本《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的著作,以自身出生橫濱為例指出,因為在台灣沒有戶籍地,竟在回台落地松山機場,慘遭拒絕入境、原機遣返的故事。

  陳天璽教授指出,類似她這樣明明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卻形同無國籍的海外華人,太多太多了! 她描述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戰期間,流亡汶萊的許多金門人,因為申請不到汶萊國籍,又無法返回金門而成為道道地地的棄民!

  作者不禁想起十多年前在菲律賓宿霧中華中學招生時,面對陳校長拿出中華民國身分證,指出那是民國三十四年由南京發出的,抱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遺棄不顧;陳校長說,他是依靠太太的菲律賓國籍生存。

  原來中華民國遭逢巨變,許多國民從此失去了祖國的照應,那些早年在泰緬邊區流亡異域的國軍及其後裔,他們悲慘的遭遇,曾經轟動台灣及國際政壇,許多當年探究的著作,迄今依然有人緬懷!
 

日本神戶大學助理教授葉翔太談日本的台灣系華人與中華民國
 

但是這次由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邀請葉翔太教授,舉行的〝台灣系華人〞的源起的演講,葉教授探討〝二戰後在日本的華僑與兩個中國〞議題,強調關於中華民國的存在,著實發人深省!

   作者的感觸是當今的台灣政府,既敵視中華人民共和國,似乎也早就丟棄中華民國,外交官員重視的是支持台獨的台籍僑胞,台灣人也漸漸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從而台灣失去了不少海外華人的支持,國際空間越來越小。

  統計資料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閥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中國提供的援助總計八億美元,必須連本帶利償還,中國政府當時還將農作物都押上了;然而抗戰期間海外華人對祖國的捐獻卻超過十二億美金,完全無私!

  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後,仍然受到海外華人眾多的捐款與投資,他們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歷歷在目;但是如今政治風氣丕變,中華民國政府形同虛設,海外華人不再受到關懷!

  葉教授提到許多日本台僑或後裔,不願放棄中華民國護照,是因為他們在台灣還有家產……,光是這一點就說明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實質需要;但是戰前、戰後移民日本的台灣人權益,卻往往因此受到損失?

  根據中共一九八二年憲法前言,中華民國已經結束……;實際上,中華民國仍然存在台灣,對於那些持有中華民國護照的海外華人而言,他們不該成為無國籍棄民,這是一個必須探究的課題!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