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近年来被发现的系外行星的不断增多,让地球人探索外星人的步伐更加急迫。2015年,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资助1亿美元、霍金倡导的“突破聆听”(Breakthrough Listen)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为期10年,动用了世界最强大的两台天文望远镜——美国绿岸望远镜和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对地球附近的100万颗恒星和银河系周围的100个星系进行“地毯式”搜索,希望能找到地外文明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将投入1亿美元来寻找地外文明的痕迹;它将与“突破聆听”组织紧密合作,并利用凌日系外行星探测卫星来搜索外星人的踪迹,该探测卫星已经发现了超过5000颗的系外行星,而且还能发现非常微弱的行星信号。
虽然至今人类还没有发现任何地外文明存在的证据,而且寻找外星人仍困难重重;但许多科学家却坚信宇宙中存在地外文明,他们排除万难去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和探测工具来寻找外星人。如果真的发现了外星人,怎么联系它们呢?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交流工具问题,也就是用何种“语言”来进行交际。科学家们表示,与外星人沟通的可能性在于某些超越文字的逻辑力量,而这种逻辑力量来自数学。因此,“宇宙语言”的研究突破口主要集中于数学领域。
早在17世纪初,意大利哲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雷就认为,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深信,宇宙中的技术文明无论差异多大,都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数学语言。中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周海中在经典论文《宇宙语言:设计、发送与监听》中指出,数学语言具有逻辑性、抽象性、明确性、单义性、紧凑性、普适性等优点,是星际交流的理想工具。因此,数学语言就被认为是地球人联系外星人的主要工具。
前不久,英国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约翰•艾略特通过对地球上近60种不同语言的研究,发明了一种被认为可用于联系外星人的数学语言。他认为,数学语言是宇宙中最强大的交流工具,甚至是每个文明的共同语言。其观点是从地球人的角度来看交际问题的,用数学语言来联系外星人是否可行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文/刘炎(作者单位:德国马普学会天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