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黨創建民國 毋忘欠世界社粥會豆腐債
中國近代史上,今日9月18號,銘記歷史,毋忘1931年的“九一八”國恥日,這是對的,國恨家仇永難忘;然而,更早1924年的今天,國民黨發表《北伐宣言》,也不能忘懷,因為這一天過後,等到1928年,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誓師大會討伐軍閥,才經過北伐戰爭,統一了全中國。
北伐軍總司令蔣中正,在1926年7月9日北伐誓師詞裡,大家記得其中三句話,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總理遺命,炳若日星。毋忘恥辱,毋憚艱辛。萬眾一心,風雨同舟。」迨至抗日戰爭軍興,1937年盧溝橋事件後10天,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確定抗戰全面打響,號召全國軍民同胞,一致奮起、血脈相連、生死與共、風雨同舟。
抗戰勝利光復臺灣,轉眼之間又是80年。臺灣光復後27載的1962年5月,國民黨四大元老[内含吳稚暉(敬恆)、張靜江(人傑)之一,早年發起在歐陸巴黎創立世界社、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李石曾,書作「風雨同舟」四字被送做堆,與革命元勲于右任行書「江山如畫」,配對成為四言聯之下聯,嗣再收納編入《竹屋竹联》(臺北粥會出版品第5號,1974年印行)。
「風雨同舟」立軸水墨紙本,則由大陸中國嘉德相中,登上2014年春季北京拍賣會,落錘價遠高於底標價人民幣20萬元。陸炳文主持的粥文化資產存藏中心,何其有幸多年前亦從古文物市場,蒐羅到楹聯另一件姐妹作、李石曾同樣四字「風雨同舟」法書,今日世界社慶“九一九”前夕,秉公懷想“九一八”不免懷舊,而首在中文網/臺灣新生報大陸官網上,公開披露此一墨寶,併同其他文獻文物。
適值執政者冥燼黨幕僚長老S,稍早妄說:「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啦,不要黑白講」;老S才是在黑白講,國民黨該馬上打臉,立法院先前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已將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列為國訂放假日。所以具備名嘴論述能力、瞭解立法行政兩院生態,來領導戰鬥藍實屬必要,否則誰來捍衛中華民國!
以往歷次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我們粥友從來不表態,這次完全不一樣,多位角逐候選人,忠黨愛國還不夠,她必須向粥會保證三個條件,守護好當年誓詞中另三句:「弔民伐罪,殲厥凶酋。實行主義,犧牲個人。有進無退,革命精神。」
何以黨主席候選人,需要如此特别表態,因為國民黨欠世界社、昔日一筆豆腐錢未還!大家都知道,文化人士雅集粥會前身乃世界社、革命學術團體世界社延續到粥會;換一句話說,粥會上承世界社、世界社下接粥會,世界社粥會純屬一體關係,本質上是一而二、二而一不分彼此。那麼,豆腐錢的前債未還,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此事箇中原委,共有兩個版本,但結果都一樣,法郎一二三萬:原來李石曾世界事業,開設之中國豆腐公司,因好友張靜江的關係,開始資助起孫中山之革命黨來。據說,只要孫扶道人沒錢花了,拍電報去,A代表一萬,B代表兩萬,C代表三萬,錢就從巴黎,通匯過來了。1909年前後,由李石曾和張靜江出資,實即世界社事業,在巴黎註冊成立了一家豆腐公司,逐漸取代了牛奶,生意興隆通四海。
中國的豆腐,賣到外國後,就這樣跟中國的兩次革命,發生了一點不尋常的關係。前後數十年間,充裕革命黨庫,總數不得而知,分文未還屬實,欠債事證俱在、溫州街恆傑堂(紀念吳敬恆、張人傑之堂,亦即世界社中國同志會舊址)。事經秉公明講,如今人選明理,徵得同志支持,理當出綫當選,豆腐佐粥一味,「風雨同粥」一鍋,用以告慰粥賢、李石曾張靜江,如此一來抵債,萬眾一心期待!
陸炳文以為國民革命成功,中國國民黨創建中華民國,毋忘欠世界社粥會豆腐債,而寄望新一任國民黨魁產生,能做到「同舟一命共死生」、又可以「同粥一鍋共榮辱」,毋負昔日李石曾、張靜江兩位粥賢,支助過革命軍費,有功於開國遺緒,藉此良機一筆勾銷,償還舊債兩不相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