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炳文:同辰兩耀啟華雲 繼志承猷照世人 長天共轉泰平輪
中華和諧粥文化民間非遺傳承人、全球粥會大家長陸炳文博士,日前《敬和東方鶴〈中山誕辰寄鄭主席〉》詩句:「同辰兩耀啟華雲,繼志承猷照世人。大道何分南北界,長天共轉泰平輪。」原玉:中山浩蕩領風雲,生日同輝鄭麗文。計利當合天下利,天回北斗莽昆侖。」
原來2025年11月12日,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先生160歲誕辰(大陸則稱孫中山先生誕辰159周年)紀念日,同一天也是中國國民黨第12任黨主席鄭麗文(1969年11月12日~)女士57歲芳辰。
河北資深粥友東方鶴詞長在微信上,適時提醒陸博士「兩個人的生日都是今天(11月12日)」,陸立即回覆:是的,巧合!孫文、麗文,名字都有一個“文”字,據她說乃父親為紀念、與國父孫中山同天生日而取,前後任兩位黨魁,年齡相差103歲,更巧的是,鄭麗文和孫文都在辛卯日生於亥月。你可有詩興,今寫一首詩?東方:「歷史的回眸與展望。」陸:中國國民黨始於孫文,國民黨再興看鄭麗文。東方:「再回顧一下歷史,試試看。」
未幾,東方鶴捎來一首好詩及註譯如次,〈紀念孫中山先生160年誕辰並遙祝中國國民黨鄭麗文主席芳辰〉:中山浩蕩領風雲,生日同輝鄭麗文。計利當合天下利,天回北斗莽昆侖。小註: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生日,恰與孫中山先生同日。“計利當合天下利”,化用于右任先生聯句。
陸炳文在前往新北市新店中華路上,收到此一詩作雅興大發而題記數語:今年適逢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暨誕辰160年,今天亦為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女士芳辰同日,兩位同辰共命,象徵中華民族復興、與政黨再生的時代契機。孫中山倡導「天下為公」,以「世界大同」為志業根本。
鄭主席秉承中山遺訓,胸懷中華民族命運,志在重振黨魂、匡扶正道、撥亂反正。河北詞長東方鶴,以詩致敬,氣韻高古,繼以「計利當合天下利,天回北斗莽昆侖」之句,寓示乾坤再造、中華再興之勢。炳文感而和詩,以「大道何分南北界,長天共轉太平輪」為結語,冀兩岸同心,同推歷史巨輪,使百年理想再放光芒,續寫民族復興的新篇。
東方鶴第一時間得知和詩,評語「點題恰切,寓意深遠」八字。的確如此,這是非常好的一個題旨——以孫中山先生誕辰159週年為契機,聯繫鄭麗文主席芳辰,同日同德,共勉復興,寓意深遠。東方鶴詩氣象宏闊、氣節昂揚,用「計利當合天下利」,點出中山精神薪火不息。依此意境,陸博士同韻應和詩,押“文”韻合仄對仗,格律聲調堪稱絕配。
[按語]此詩押 “人/輪/雲/文”韻(平聲韻),與原作“風雲、麗文、昆侖”等諧韻。首句「同辰兩耀啟華雲」,呼應中山與麗文同日生辰;次句「繼志承猷照世人」,承接革命精神與現代使命;三句「大道何分南北界」,寓意兩岸同源,志在中華;末句「長天共轉泰平輪」,象徵同推時代巨輪、共創復興新篇。
另據瞭解,「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此一名聯由粥會名賢于右任1961年題贈蔣經國,後成為蔣經國的座右銘,體現了儒家積極入世的名利觀,主張為天下謀公利、求萬世留清名。目前此上款落「經國同志正」之七字楹聯,卻掛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家中的客廳牆上;而當年于右老原本書寫第一幅,由於沾到些許墨汁並不感覺滿意,竟然也釋出輾轉流落郭台銘手裡。
再者此聯傳聞在1982年,大陸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曾致蔣經國的公開信中引用過,呼籲臺灣回歸祖國,強調此舉將“功在國家,名留青史”。後來到了2013年,習近平在印尼國會演講中也引用該聯,闡釋中國堅持正確義利觀的外交理念,宣導政治道義優先、經濟互利共贏的國際關係準則。由此可見這一幅名聯,「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聯句本身就名不虛傳。
11月12日當天午後,陸博士參加了中原讀書會第161次集會畢,便在返回寓所的途中,有感於孫中山與鄭麗文集多重巧合於二人,復為心緒所牽,以下巧文結尾。細思中山先生百年未竟之志,與麗文主席當下肩承之任,如歷史兩端互相點亮,竟在同一時辰交會——既是巧合,更似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前者以革命開新局,後者以擔當續大業;前者倡天下為公,後者立志重振黨魂。兩人跨越一個世紀,卻在命理、姓氏、生辰等多重符碼中,同呈一脈精神流動,如歷史回聲在今日再度共鳴。
陸炳文因而深信: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從不因時間更迭而停頓;志士相望,薪火自接。我們一向以國父逝世紀念日為植樹節,若能植入中山之志為樹根,以麗文之勇為枝幹,以兩岸同心為葉脈,當可在風雲變幻中,再開泰平新天。此段巧合,非僅巧合,而是歷史和時代給予的根本啟示,尤其是中華再興本枝百世的預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