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杨建伟 >

木蘭溪畔的幸福變奏曲

2025-02-27 18:43    作者:杨建伟   來源:杨建伟   VIEW:


在福建莆田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一條河,她曾是人們心中的痛,如今卻化作了幸福的源泉。她,就是木蘭溪,一條見證了滄桑巨變,書寫了抗天傳奇的母親河。


走進張鎮村,春日的暖陽灑在木蘭溪畔的採摘大棚上,棚內一片生機勃勃。小女孩摘下一顆紅潤飽滿的聖女果,笑顏如花,那清脆的笑聲,仿佛是對這片土地最真摯的讚歌。大棚里四季更迭,果實纍纍,主理人何文魁的臉上洋溢著滿足與自豪。他深知,這一切的繁華,都離不開木蘭溪那清澈甘甜的滋養。


然而,曾幾何時,木蘭溪卻是一條讓人聞之色變的“水患之河”。洪水肆虐,田園被淹,房屋倒塌,人們的生活在風雨飄搖中顫抖。那是一場場觸目驚心的災難,是莆田人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


但災難之中,總有希望的火種在燃燒。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習近平同志的關懷與決心,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莆田人民前行的道路。他深入災區,慰問群眾,那句“是考慮澈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治理木蘭溪,談何容易!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行洪不暢;沿海淤泥地質,築堤如同在“豆腐上築堤”。但莆田人民沒有退縮,他們懷揣著千年的企望,與治水先賢的遺志,迎難而上。


科學的力量在此刻彰顯。國內水利權威專家齊聚一堂,為木蘭溪治理設計了全國首個物理模型。在無數次的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後,“軟體排”技術應運而生。裁彎取直,新挖河道,木蘭溪治理的“藥方”終於敲定。那一刻,莆田人民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曙光。


2003年,木蘭溪截彎取直工程完工;2011年,兩岸防洪堤實現閉合。從此,洪水歸槽,災難成為了歷史。每當颱風來襲,木蘭溪都以其堅韌不拔的姿態,守護著這片土地和人民。


如今的木蘭溪,已不再是那條肆虐的“水患之河”。她化身為一條“幸福之河”,流淌著清澈與寧靜。沿溪而行,綠水環城,生態綠心郁郁蔥蔥;水上巴士穿梭其間,串聯起公園綠帶與街村水景;興化府古街、蘿苜田老巷,自然生態與非遺文態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木蘭溪的治理,不僅治好了水情,更潤澤了民心。莆田人民將綠色發展理念深植於心,他們在木蘭濱海產業新城中,書寫著綠色發展的新篇章。釀酒業節水優化,玻璃廠科技創新,鞋服產業綠色轉型……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莆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從千年前的木蘭陂到如今的產業新城,木蘭溪見證了莆田人民的智慧與勇氣。她像一條紐帶,將過去與未來緊緊相連;她像一首讚歌,唱響了抗天改命的壯麗篇章。



木蘭溪畔的幸福變奏曲,還在繼續演奏著。那旋律中,有歡笑,有淚水,有堅持,有希望。她告訴我們:無論遭遇多大的困難與挑戰,只要我們心懷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木蘭溪畔變遷吟(長詩)

木蘭溪水悠悠流,洪患曾使民心憂。

彎道曲折行洪滯,築堤淤泥志未酬。

先賢治水留遺恨,千載期盼夢終求。

如今洪患皆除去,民安業興樂悠悠。


領袖親臨察災情,治洪誓言傳萬民。

裁彎取直河道暢,科技助力顯神工。

萬眾一心齊奮戰,號令一響震天穹。

工程峻工洪水控,民歡歌起樂無窮。


全流域治新征途,上下游岸共謀圖。

封山育林源頭固,退耕還林草木舒。

荔枝林密綠肺健,河口濕地景如初。

生態綠心城中映,美景如畫入眼途。


水上巴士遊興濃,莆陽福道步輕鬆。

古街老巷文脈續,水脈相連景更融。

曾溝臭水今鷺聚,城中花園景更濃。

攝影留影美瞬間,幸福生活樂心中。


產業新城綠意盈,釀酒節水藝超群。

玻璃製造技領先,環保輕硬譽滿門。

鞋服轉型展新姿,風電養殖創新春。

新材料研展宏圖,高端裝備領風雲。


綠色發展心永固,經濟生態兩兼顧。

木蘭溪畔幸福歌,治水圓夢民歡舞。

領袖關懷永不忘,莆田人民志更篤。

未來歲月展新篇,幸福之河永流注。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