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不僅聰慧過人,且生性靈活,能說會道,道德情操高尚,因此被擁為西北方遊牧部族之首領。他聯合炎帝,共同抵禦由蚩尤率領的九黎族入侵。那蚩尤兄弟十八人,號稱神帶後裔,獸身人面,銅頭鐵額,不食五穀,只吃河石,殘暴無比,殘害黎庶,誅殺無辜。黃帝順應民意,徵召各路諸侯兵馬,討伐蚩尤。






黃帝之功績不僅於此,他還曾得上天之眷顧。一日,黃帝正在洛水上與大臣們觀賞風景,忽然見到一隻大鳥銜著卞圖飛到他面前。那鳥形狀似鶴,雞頭燕嘴,龜頸龍形,駢翼魚尾,五色俱備。黃帝連忙拜受下來,只見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黃帝從來不曾見過這鳥,便去問天老。天老告訴他說:「這種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鳴叫是歸昌,夜裡鳴叫是保長。鳳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寧,是大祥之徵兆。」

黃帝在治理天下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謙遜和求知的態度。他聽說有個叫廣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便前去嚮他請教至道。廣成子卻說:「自你治理天下後,雲氣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則凋。日月光輝,越發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裡值得我和你談論至道呢?」黃帝聽後,並不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求道的決心。
他回來後,便不再過問政事,自建了一個小屋,裡邊置上一張蓆子,一個人在那裡反省了三個月。而後又到廣成子那裡去問道。當時廣成子頭朝南躺著,黃帝跪著膝行到他跟前,恭敬地問道:「請問如何才能得長生?」廣成子蹶然而起說:「此間甚好!」接著便告訴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竊竊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方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長生。」說完,廣成子給了黃帝一卷《自然經》。
黃帝得到《自然經》後,如獲至寶,日夜研讀,領悟其中之奧秘。而後,他又登王屋山,得取丹經;並向玄女、素女詢問修道養生之法。他采來首山銅,在荊山下鑄九鼎,以象徵天下九州。鼎剛剛鑄成,就有一條龍長須飄垂而來,迎黃帝進入仙境。黃帝當即騎上龍身,飛升而去。有幾個小臣也想隨他昇仙,便匆忙間抓住了龍鬚。結果龍鬚斷了,這些小臣又墜落到地上。據說那龍鬚草便是那些斷落的龍鬚所變。
黃帝飛升之後,他的傳奇故事便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尊他為華夏始祖,敬仰他的功德和智慧。他的事蹟被後人記載在史書中,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黃帝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不僅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還是傑出的發明家和思想家。他的功績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在黃帝的治理下,華夏大地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百姓安居樂業,文化蓬勃發展,科技日新月異。黃帝的智慧和功德被後人世代傳頌,他的精神也成為中華民族不朽的瑰寶。如今,當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望過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黃帝的偉大和崇高。讓我們銘記黃帝的功績和精神,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黃帝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也是智慧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領袖和英雄。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昂揚的鬥志,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的事蹟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的腳步,成為我們心中永恆的燈塔。讓我們在黃帝精神的指引下,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