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杨建伟 >

49.《道德經》原文、釋義和微小說及詩歌感言

2025-03-16 15:15    作者:杨建伟   來源:杨建伟   VIEW:

原文: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釋義:聖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對於善良的人,我善待於他;對於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了,從而使人人向善。對於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了,從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聖人在其位,收斂自己的欲意,以無我無欲的心性,用無為而治的思想去治理社會,不會每日用心計去攪動百姓的心靈、慾望,把老百姓心靈中所想的、樸實的渴求,盡力去達成,為老百姓做善事、好事,一切以法律制度對待任何人。善人是遵紀守法的,不善的人,是為亂為、亂動的。犯了法,違了規的人,一要以法教育他,更要用善心去關愛他,使他改邪歸正,最終歸善,這就是德善德信的體現。通過教化,能使百姓回歸德善與德信。

聖人治理天下,不敢狂妄自大,以謙虛內斂、不露鋒芒,與萬民和光同塵,沒有尊卑貴賤之分,平等善待天下人,達到民心淨化,渾然淳樸,百姓有慾望也能自控,知足常樂。百姓的行為,就是自己的耳目,他們的行為,能反映國家的昌盛興衰。聖人就像孩童一樣,無私無欲,他的行為能感化百姓,百姓會學習他,效仿他,社會也就清淨了。
49.聖心民心

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有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國度,名為「和樂國」。和樂國雖小,但民風淳樸,百姓安居樂業,這一切,都得益於一位被尊稱為「聖君」的統治者——姬無痕。

姬無痕自幼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智慧與仁慈,他深知「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道理,將百姓的冷暖疾苦時刻放在心上。在他的治理下,和樂國沒有嚴苛的律法,只有溫暖的關懷與公正的裁決。

然而,和樂國的平靜並未持續太久。一日,鄰國突然發兵侵犯,大軍壓境,和樂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百姓們人心惶惶,紛紛湧向王宮,希望聖君能帶領他們抵禦外敵。

姬無痕站在王宮的高臺上,望著下方密密麻麻的百姓,心中充滿了憂慮。他知道,以和樂國的兵力,難以與強敵抗衡。但,他更知道,民心所嚮,才是戰勝一切的力量。

於是,姬無痕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親自前往鄰國,以和樂國的誠意與智慧,去化解這場戰爭。百姓們聞言,無不感動落淚,他們相信,聖君的決策,定能帶來和平。

姬無痕帶著幾位隨從,踏上了前往鄰國的路途。一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善良的農夫,有狡猾的商人,有忠誠的士兵,也有冷漠的貴族。對於每一個人,姬無痕都以同樣的善意與信任對待,他堅信「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在鄰國,姬無痕以其超凡的智慧與口才,成功說服了鄰國的君主,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了爭端。他不僅沒有動用一兵一卒,還促成了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為和樂國贏得了長久的和平與繁榮。

當姬無痕帶著和平的消息回到和樂國時,百姓們歡呼雀躍,他們更加堅信,聖君就是他們的守護神。而姬無痕卻只是淡淡一笑,他說:「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真正值得慶祝的,是我們和樂國的每一個人,都擁有了一顆善良、信任、團結的心。」

從此,和樂國在姬無痕的治理下,更加繁榮昌盛,百姓們安居樂業,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而姬無痕的名字,也成為了後人口中傳頌的佳話,他的「聖心民心」理念,更是被後人奉為治國之寶,流傳千古。
聖人之心

聖人無常心如水,百姓心憂即己悲。

善者吾善待之誠,不善亦善心無違。

德善之光耀天下,世間溫暖盡回歸。

信者吾信守如金,不信吾亦信不疑。

德信之基堅如磐,世間誠信永不息。

聖人在世心如鏡,天下渾心歙歙齊。

百姓耳目皆關注,聖人視之如孩提。

慈愛關懷無邊際,世間和諧樂無極。

聖人之心如海闊,包容萬物顯高誼。

願此長詩傳千古,聖人之心永銘記。

世間萬物皆有愛,和諧共處共歡喜。
 


作者簡介:楊建偉,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副教授,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客座教授、海峽道教學院教授、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秘書長、福清市臺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臺灣)華夏群英新聞總編室主任記者。
0

閱覽: